初一升初二物理测试题

初一升初二物理测试题

ID:39824166

大小:31.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12

初一升初二物理测试题_第1页
初一升初二物理测试题_第2页
初一升初二物理测试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一升初二物理测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一升初二物理测试题姓名得分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填在题后括号内)1、他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等的先驱,他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由此得到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他是下列哪位物理学家?()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A、牛顿B、爱因斯坦C、伽利略D、玻尔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B、选择不同参照物,同一物体在同一时刻的运动情况一般不同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C、宇宙中除机械运动外,在没有其他形式的运动D、只能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3、下列不属于机械运

2、动的是()A、地球绕着太阳转B、乌云遮住了太阳C、树木在不断成长D、蚂蚁在地上爬行4、下列关于测量误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就是误差B、测量中的误差是不能消除的C、测量时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D、测量的错误可以避免,错误不是误差5、两名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了不同高度,甲为1500km,乙为1000km,比较他们的速度()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A、甲的速度大B、乙的速度大C、两人速度一样大D、无法比较6、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当兔子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后

3、,发现乌龟已经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在龟兔赛跑的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A、乌龟的速度始终大于兔子的速度B、兔子的速度始终大于乌龟的速度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7、小华从家到学校的速度是6m/s,然后马上从学校回到家的速度是4m/s,则他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A、5m/sB、2.5m/sC、4.8m/sD、2.4m/s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8、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分度值为1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4、)A、171.2mmB、1.712dmC、0.01712kmD、0.1712m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9、达州火车站并列停着两列客车,突然,坐在甲车上的小颖看到乙车正在后退,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甲、乙两车都静止在原位置不动B、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D、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10、从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路程增加时,速度也增加C、速度与实间成反比D、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两艘以同样快慢飞行的宇宙飞船对接时,宇航员

5、自行打开前后舱,以便两飞船互相连接起来。此时,以其中一个为参照物,另一个飞船是,以为参照物,宇宙飞船是运动的。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2、物理学是研究、热、、光及声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学科。3、下面是马虎同学测量的一些数据,请你帮他填上合适的单位:课桌高约0.7,某同学身高是15.8物理课本的长度是264、完成单位换算:长江长约6400km=m,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8um=m,2m/s=km/h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5、测量结果必须由和组成。小明同学测量物理课本宽度是18.70cm,他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版权文档,请

6、勿用做商业用途准确值是,估读值是。3/3三、实验探究题:(1,2小题每空1分,3小题8分,4小题4分,共15分)1、图1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cm,木块的长度是_____cm.2、如图2所示,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操作是______图。图1图23、某同学用手中的mm刻度尺测一物体的长度5次,测得的5个结果是:25.94cm,25.98cm,26.0cm,25.39,25.95cm,请你对他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⑴合理的数据:⑵不合理的数据:⑶分析不合理的原因:⑷该物体长度测量的结果是多少?4、小明和小华

7、同学对同一物体进行测量,小明的测量结果是12.83cm,而小华的测量结果是12.8cm,两位同学都认为自己的结果是正确的,对方的结果是错误的,争得不可开交,然后他们找到了物理老师,物理老师说他们的结果都是正确的,你能说说是怎么一回事?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四、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材料一:《吕氏春秋》中著名的《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这位楚人只考虑剑坠入水时剑与船的相对位置,“从其所契者入水”,当然他

8、不可能找到坠入江中的剑。版权文档,请勿用做商业用途材料二:晋代葛洪在《抱朴子·内篇·塞难》中写道:“见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材料三:汉代成书的《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