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东地名解读齐鲁文化

从山东地名解读齐鲁文化

ID:39829461

大小:43.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7-12

从山东地名解读齐鲁文化_第1页
从山东地名解读齐鲁文化_第2页
从山东地名解读齐鲁文化_第3页
从山东地名解读齐鲁文化_第4页
从山东地名解读齐鲁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山东地名解读齐鲁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山东地名解读齐鲁文化作者:季丽莉地名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地名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有着丰富的地理、历史、心理、民族、社会等文化内涵。地名属于语言学中的专有名词,它是地名学的研究对象,同时也是民俗历史学和文化语言学的研究对象。通过地名的研究,可以再现特定地域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景观,深层次了解一定社会的物质和意识形态。正如冯骥才先生在《地名的意义》中所说的,“地名决不仅仅是一个称呼,一个特定地域的名称”,“地名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载体,一种特定文化的象征,一种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地名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民俗心

2、态的典型反映,是民族文化的璀璨结晶。山东是中国东部较为发达的沿海省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中心,素有“齐鲁之邦”、“礼仪之邦”、“孔孟之乡”的美誉,也是文化资源大省。山东省下辖17个地级市、49个市辖区、31个县级市、60个县,共有8万多个行政村,地名文化资源十分丰富[1]。在对山东地名文化的考察中,使人深刻地感受到:地名之于文化,是尘封的记忆,是文化的代言,是历史的引领。地名使我们看到了山东文化的多元、变迁与凝固,强化了对齐鲁文化内涵的理解,激发起作为山东人、作为中国人的强烈自豪感和爱国情。一、山东地名与齐鲁地理文化山东人把齐鲁文化

3、概括为“一山一水一圣人”,指的是泰山、黄河和孔子,这个概括道出了山水自然因素对齐鲁文化的基础作用。山东中部,地形突起,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东部半岛大都是起伏和缓的波状丘陵区;西部、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鲁西北平原区,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境内山地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5.5%,丘陵占13.2%,洼地占4.1%,湖沼占4.4%,平原占55%,其他占7.8%。多元性的地形、地貌在山东各地地名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1.来源于“山”的地名“山东”这个名字本身就与山有不解之缘,因处于太行山以东而得名。除了鲁西北平原区外,鲁中南丘陵区和山东半岛地区带

4、“山”字的地名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如崂山、博山、兰山、泰山、苍山、福山、莱山、梁山、乳山等。其他带“山”字旁的字在地名中也较为常见。如:崖(陡立的山边):西河崖、大沟崖;岭(山道山坡):凤凰岭、大山岭;岩(高峻的山崖):鹁鸽岩;峪(山谷中的平地):孟家峪、圣水峪;岔(山脉分歧的地方):黄家岔、三岔口;岗(高起的土坡):赵龙岗、马岭岗;岚(以灌木为主的山林):大岚头、大木岚;岘(山口通路):黄龙岘、桃花岘。与“山”有关的地名:丘(小土山):安丘、章丘;陵(大土山):乐陵、大马陵;阜(土山):曲阜、因阜村;坡(山坡):西草坡、苏家坡;夼

5、(两山之间的长广山谷):石桥夼、梁家夼等。2.起源于“水”的地名山东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水”成为齐鲁文化的基础要素。山东内陆有黄河,东临黄海,北滨渤海,又有京杭大运河纵观南北,爱水爱家乡的山东人称大运河为“山东的莱茵河”。山东境内干流长5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一千多条,还有“南四湖”与“北五湖”,其中微山湖是山东最大的淡水湖,东平湖常年有水。水文化的流动性催生了齐鲁文化开放性、包容性和多元性,山东人对水的热爱在地名中得以充分展示。在山东17个地市中,“济南、淄博、临沂、滨州、菏泽、潍坊、济宁、威海”八个地市的名字带有“水”字旁,“沂

6、水县、泗水县”直接以水为名。山东各地带“河”字的地名非常多,如“商、齐河”等,仅淄博地区带“河”字的地名就有二百多个。其他带“水“字旁的地名有:沟(流水道):小草沟、王家沟;洼(凹陷的地方,水洼儿):刘家洼、蒲家洼;泊(近村傍河的小平原):石桥泊、山西泊;滩(河海边淤积成的平地或水中的沙洲):邓家滩、王家滩;湾(常年积水的大水坑):三甲湾、大卜湾;潭(水深之处):龙潭、东潭;池(人工挖的水塘):池头村、前池;泉(从地下流出的水源):东泉、甘泉庄;港(江河的支流):西滩港、东滩港;濠(水名、护城河):大濠、小濠等。与“水”有关的地名

7、,如:桥(架在水上便于通行的建筑物):刘桥、王桥;闸(拦住水流的建筑物):小闸口、桥头闸;堤(挡水的高岸):王堤口、北堤;礁(在海里或江里的岩石或珊瑚虫遗骸堆积成的岩状物):马石礁、东大礁;岛(江海或湖泊里四面被水围着的陆地):长岛、青岛;州(水中陆地):兖州、青州;井(人工挖成的能取出水的深洞):北井、井泉庄;口(水通向陆地的地方):打渔口子、曹江口等。3.与方位有关的地名中华民族很早就有了方位概念,方位词的前后附加是常见的地名构造方式。“上、中、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方位名词在山东地名中是很常见的,如“崖上、中

8、院、崖下、前太村、南镇后、左家峪、河右路、东庄子、西周村、南黄村、河北村”等。在同一区域,带方位词的地名往往成对出现,表现了方位地名的相对性。在我国地名中独有的方位词是“阴、阳”二字,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这与我国的山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