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中国历史以及其中的改革与人物

理解中国历史以及其中的改革与人物

ID:39845029

大小:2.45 M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7-12

理解中国历史以及其中的改革与人物_第1页
理解中国历史以及其中的改革与人物_第2页
理解中国历史以及其中的改革与人物_第3页
理解中国历史以及其中的改革与人物_第4页
理解中国历史以及其中的改革与人物_第5页
资源描述:

《理解中国历史以及其中的改革与人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理解中国历史以及其中的改革与人物南京大学胡阿祥,2010年3月历史使人明智,使人平和,使人有趣,使人明德。近年来,历史高考越来越重对历史的理解,讲究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缺乏理解的单纯记忆,容易混淆史实,无法应对材料的分析与情景的联想,而本来鲜活的历史,也变得物我无关,或者他我与自我无涉。传统的历史教学,少有趣味、显得呆板。比如中学选修模块,改革、人物、奥秘、遗产,缺乏时间概念、联系眼光;大学的通史、断代史、专题史,习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等等的条块分割,把本为整体的历史人为割裂了开来。高考的这种趋向与教学的这种传统,既存在矛盾,又都难以改变。如此,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予以弥

2、补呢?整体历史观与动态历史观,亲近历史、走进历史、理解历史,研究历史——宏观把握如何宏观把握与透彻理解历史?“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如果找不到舞台,哪里看得到戏剧!”——谭其骧以中国历史为例,不妨将之想象成一场多幕大戏,我们是观众。那么,要想看懂甚至融入戏中,以下几点是不可缺少的——1、剧目解题:何谓历史?何谓中国?看的是什么戏?历史是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里由人的活动所构成的连续的过程,历史的三大支柱(时间、空间与人)、六方面问题(who,when,where,what,how,why)。历史是过去,历史学是对过去的论述,但不等于过去。关于“中国”,《伟哉斯名——“中国”古今称谓研究

3、》(通俗本《中国国号的故事》);“历史中国”的范围是今天的中国加上巴尔喀什湖和帕米尔高原以东,蒙古高原和外兴安岭以南。历史中国不等于中原王朝,也不等于汉族。促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2、剧情提要:“上下五千年”“序幕”——从蒙昧走向文明“正剧”——改朝换代与分裂统一外力作用(民族形势)与内部禅让(制度设计)两种改朝换代的形式各幕的亮点与高潮:人文始祖黄帝疆域偶像大禹开国之君夏启商朝甲骨西周敬天孝祖保民春秋尊王攘夷战国诸子百家统一的秦与China多民族的汉与汉族制章立典的秦汉时代:中央集权与郡县治理,统治思想的儒家与学术核心的经学魏晋南北朝:胡汉与中华民族,侨旧与地域冲突,文化与儒玄佛道唐朝:

4、雄宏如诗、自尊自信开放兼容宋朝:精致如词、内敛哲理思辨游牧民族的蒙古与蒙元帝国、民族歧视、元曲极度专制的大明帝国狩猎民族的满洲与强盛的大清帝国、列强入侵结束专制体制的中华民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几代领导人历史分期:中国的社会形态法与日本的上古(到东汉中期)中世(十六国到唐中叶)近世(宋到清)三期与两过渡期说。朝代与统一分裂中国历史发展、变迁的特点:(1)治乱兴衰而又连续不断的历史改革是其中的重要内容。1996年匡亚明对拓跋宏的定位(评价);2000年卞孝萱、胡阿祥主编《改革通鉴》、《中国改革史鉴丛书》(意义)。《王莽新国号述论》:“失败的改革往往比不改革的结果更坏,这就是历史

5、留给后世的教训”(认识);指导论文:王莽、宇文泰、武瞾托周改制(研究);2007年江苏历史高考题:王安石变法的材料题,涉及积贫积弱、措施成效、新法废除原因、肯定否定评述。(高考)改革的范围:变法、革新、改制、新政云云,重在体制和政策的厘正和变通;在规模、气势、影响等方面更大的一类改革,是改朝换代之后的开国时代之重新制章立典;措置失当乃至与客观规律根本相悖者,如王莽的托古改制。中国历史的演进,正与不断的改革相伴而行;内容繁富、各具特色的改革,正是中国历史这本厚书中最引人入胜、最予人启迪的篇章之一。改革的研究:改革的横断面(分时期或断代)研究,改革的纵向分类研究,改革家研究。横断面研究:在社

6、会转型时期,改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呈现出汹涌澎湃之势;改革又是统治阶级自我完善、强化统治的手段,改革的成败往往直接关系到王朝的兴盛和败落。纵向分类研究: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行政制度,选官制度,赋税制度,治国思想,监察制度,民族政策与民族治理机构,改革思想与理论及反改革思想与理论,等等。改革家研究:“改革自然不免于流血”(鲁迅),“改善政治”、“法施于民”、“以死勤事”、“以劳定国”的改革家,是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范文澜)。改革集团与反改革集团。“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宏观理解基础上,把握改革的背景、措施、政策,改革中的斗争,改革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邓小平《我们把改革当作一

7、种革命》、《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史服务于现实的主要方面,在于启迪思路;丰富的改革经验,深刻的改革教训,不畏艰险的改革勇气,可供当今改革家提炼观点,概括规律。至于改革史学习的普遍意义,关键是要汲取历史上改革的精神,明了唯有改革才有出路的事实,进而理解改革。(2)分裂统一而又终归统一的格局三国演义开篇语:“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大格局统一与分裂的比较:社会财富的投向与作用行政效率与政治制度分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