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自然界的水循环》的教学反思

__《自然界的水循环》的教学反思

ID:39853404

大小:23.01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7-13

__《自然界的水循环》的教学反思_第1页
__《自然界的水循环》的教学反思_第2页
资源描述:

《__《自然界的水循环》的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自然界的水循环》的教学反思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我设计了自己的教学,效果很好。具体讲有以下几点:1、引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及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2、"相互联系的水体"该部课标虽未做要求,但它是水循环知识的铺垫,因此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根据"水圈构成图",找出我们平常用到的淡水类型及其占水圈的比例培养学生科学的资源观。"读图思考"是让学生了解各种水体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河流量如何随补给水源变化而变化。然后再让学生完成读图思考,学生能很快地掌

2、握知识。3、根据"相互联系的水体"来说明水循环过程,并注重理解水循环的各个环节、绘图、回到课前问题"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并引出一江春水向东流"为什么流不尽?"导入水循的意义,并据此分析"人类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可以施加影响?水循环持续不断更新?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我先让学生从书中找出相应的概念,学生再用自己的话复述具体的水循环过程,然后师生共同画三种水循环的示意图,并标出每种循环的各个环节,学生能快速高效地掌握这一重点内容。4、学习延伸设计:收集家乡河的资料,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对该河流的治理和开发提出自己

3、的设想。对课堂知识进行延伸拓展,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做到学以致用,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5、本节课注意多媒体技能和地理课堂的有机融合,整个课堂结构清楚明确,共分为四大模块:三维目标、重难点内容、知识体系、分组讨论、各抒已见及课外拓展,使用多媒体壮大的信息功效为学生们提供了富厚的学习资源,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课堂效率很高,知识容量也很大,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1、如板书不够。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似乎是一个电脑操作员,只是在机械地操作,板书不够多,学生学起来缺乏真实感。

4、2、教学历程中的过渡不够吸引人,对学生的引导还不够等。授课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永远没有完美的止境。以后还需要不懈地努力,不停前进自己的教学水平,进一步完善自己对于现阶段考核知识内容而言,主要是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强调记忆,而程序性知识强调运用运用。实际上,高中阶段有大的程序性知识,如何学习该部分知识更有效?我感觉在教学中应该两条腿走路: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抓住理解地理过程的关键点,把握地理过程。使学生能较好的理解地理现象,并把所学地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其次,当学生理解有困难时,(指在学习新课时)可先督

5、促学生将知识点机械地记忆下来。通过各种变式的练习,使学生理解地理规律及其运用的方法。在实践教学中,通过这两种办法仍不能得到较好学习效果的。之后的问题留到今后再逐步消化。2014.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