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ID:39855066

大小:991.0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13

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_第1页
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_第2页
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_第3页
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_第4页
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8月开放导报August2014第4期总第175期CHINAOPENINGJOURNALNo.4TotalNo.175【创新策略】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吴优,李文江,丁华,左新兵(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广东深圳518057)[摘要]创新驱动发展是新时期的重大战略。文章界定了创新驱动的概念,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搭建了城市创新驱动发展评估分析框架,构建了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值法,对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创新驱动发展综合排名第一,其中创新影响、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都是其优

2、势要素,创新基础条件有待提高。[关键词]创新驱动发展指标体系实证研究[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623(2014)04-0088-05[作者简介]吴优(1962—),江苏泰兴人,深圳市发展与改革委副主任,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产业经济、战略管理;李文江(1972—),吉林长岭人,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能源经济、科技创新管理;丁华(1982—),山东郯城人,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科技创新管理;左新兵(1975—),辽宁义县人,深圳

3、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决策咨询部副部长,博士,研究方向:科技评价。文献较少,崔有祥、胡兴华等(2013)构建了一个一、创新驱动评价研究现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测量评估的理论框架,上海的几位学者研究了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目前,发达国家对创新驱动指标已有一些非常系,透过这些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创新驱动指标体成熟的评估体系,如欧洲创新体系的测度与评估采系较多地结合了一般性的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用的是欧洲创新记分牌(EIS),每年对欧盟整体综合创新水平、创新能力等)和创新系统、创新型创新绩效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以及欧洲各国的国家及创

4、新型城市指标体系等。就不同的创新指标创新表现进行评估。美国竞争力委员会研究指出,体系而言,主要区别在于不同创新评价逻辑思路下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代的评价侧重点与分类。和第二代创新指标体系分别强调创新的投入和产出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发布了中国创新指数指标,第三代创新指标体系包含了一系列建立在创(CII),从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调查和公共数据整合基础之上的、更加丰富的创新成效等四个层面评估了我国创新能力演进情况。新指标指数,第四代创新指标以创新环境、创新条中国科学院提出的“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件、创

5、新过程为指标。从创新实力和创新效力两大模块评价国内外主要国国内以“创新驱动指标体系”为研究主题的家的创新能力。刘欣英(2007)建立的西部地区技88术创新指标体系包括了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设有m个城市,n个指标,原始指标矩阵为效果三个方面。李琬、张玉利等(2010)认为国内x=(xij)m×n(其中,i=1,2,…,m;j=1,2,…,n)。对于大多数的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是以创新基础、创新投某项指标,它的值变化程度越大,信息熵就越小,入和创新成果这三项作为评价内容,缺少对环境指则该指标的信息量权重越大,反之则反是。所以可标与创新文化

6、的评价,对软件指标不够重视。宋河以根据各指标值的变异程度,利用信息熵来计算各发、穆荣平等(2010)构建了国家创新型城市评价项指标的权重,以此来进行创新驱动发展的综合评指标体系,包括了创新体系、创新基础件、创新要价。本文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如下:素、创新效率、创新效益、创新支撑引领和辐射示1.逆向指标处理:对逆向指标取倒数,使所有范功能等七个一级指标,但并未进行实证研究。吴指标都正向化。()xx−ijj尤可、钟坚(2011)以创新资源、创新绩效和创新2.标准化处理:。xij′=σj环境为框架建立了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对()xx−ij

7、j国内15个城市进行了创新评价。吴宇军、胡树华等式中,为标准化处理后的指标值,为j项指标()xxij−xij′j=′=()xxij−jxij′=σjxij(2011)构建了创新型城市四维评价模型,即创新的均指,为其标准差。σjσj支撑、创新能力、创新贡献、创新水平,并对国内3.消除负值:。yxbij=ij′+19个创新型城市的创新驱动要素进行了差异化比较式中,b为指标的平移幅度,,b的bx>min(ij′)研究。邹燕(2012)认为应该从多个层次对创新型取值越接近则其评价结果越显著。min(xij′)城市进行评价分析,并从知识创新能力

8、、技术和产yijp=业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环境支撑能力三个主要模块构4.同度量化处理:。ijm∑yij建了评价体系,对国内23个城市创新情况进行了评i=1价分析。m1本文在分析国内外评价指标研究成果的基础5.信息熵值计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