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体质、生理病理特点与临床

小儿体质、生理病理特点与临床

ID:39855355

大小:19.3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13

小儿体质、生理病理特点与临床_第1页
小儿体质、生理病理特点与临床_第2页
小儿体质、生理病理特点与临床_第3页
小儿体质、生理病理特点与临床_第4页
小儿体质、生理病理特点与临床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儿体质、生理病理特点与临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小儿体质、生理病理特点与临床【摘要】小儿体质的争论由来已久,主要的学术观点有“纯阳”学说、“稚阴稚阳”学说、“阳有余而阴不足”学说和“少阳”学说,而其中以“纯阳”和“稚阴稚阳”最突出。“纯阳”和“稚阴稚阳”理论概括了小儿生理特点的两个方面。“纯阳”表现为小儿在发育过程中,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稚阴稚阳”表现为小儿肌肤柔嫩,筋骨未坚,气血未充,脏腑娇嫩,阴阳二气均较不足。【关键词】纯阳;稚阴稚阳;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临床用药原则1、关于“纯阳”学说最早提及小儿乃纯阳之体的是《颅囟经·脉法》:“凡孩子三岁以下

2、,呼为纯阳,元气未散。”有诸多医家有相关观点: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四库全书目录提要》:“小儿纯阳,无烦益火。”金·刘完素《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小儿门》云:“大概小儿病者,纯阳,热多冷少。”元·朱丹溪《格致余论·慈幼论》云:“小儿十六岁以前,禀纯阳气,为热多也。”明·虞抟《医学正传·小儿科》:“夫小儿八岁以前纯阳,盖其真水未旺,心火已炎。”明·万全《育婴秘诀·鞫养以慎其疾》:“小儿纯阳之气,嫌于无阴,故下体要露,使近地气,以养其阴也。”清·徐灵胎《医学源流论·治法》:“小儿纯阳之体,最宜清凉。”清·叶天士《幼

3、科要略》:“襁褓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综上所述,“纯阳”说主要从小儿的生长发育旺盛。发病之后容易化热化火,以及治疗宜清凉来阐述小儿的体质特点。所谓“纯阳”是指三岁以下小儿禀受父母先天之气,真元未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为生机旺盛,蓬勃发展,而言。而不能把“纯阳”理解为“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从中医学基础理论来看,阳是人生命活动的动力,阳气旺盛则生命活动才能旺盛,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故阳气偏旺才能推动生长发育。2、关于“稚阴稚阳”学说“稚阴稚阳”源于《内经》,《灵枢·逆顺肥瘦》:“婴儿者,其

4、肉脆血少气弱。”这里的“肉脆”指肌肉脆薄,“血少”是指血液中精微物质相对不足,“气弱”指脏腑功能活动未健全、相对薄弱。隋·巢元方《诸病源侯论·养小儿候》提出“小儿腑脏之气软弱。”《颅囟经·病证》言:“孩子气脉未调,脏腑脆薄,腠理开疏。”北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变蒸》言:“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清·吴鞠通在《温病条辨·解儿难》中把小儿时期的机体柔嫩、气血未足、脾胃薄弱、肾气未充、腠理疏松、神气怯弱、筋骨未坚等特点归纳为:“稚阳未充,稚阴未长”,即所谓“稚阴稚阳”之体。这里的“阴”,指体内精、血、津

5、液等物质;“阳”指体内脏腑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故“稚阴稚阳”的观点更充分说明了小儿无论在物质基础还是生理功能上,都是幼稚未充和不全的。1、小儿生理特点(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形指形体结构,如四肢百骸、筋肉骨骼、精血津液等;气指生理功能活动,如肺气、脾气、肾气等。从脏腑娇嫩的具体内容来看,五脏六腑的形与气皆属不足,其中尤以肺、脾、肾三脏尤为突出,而心、肝二脏相对有余。万全在《育婴家秘·五脏证治总论》中提出:“五脏之中肝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人皆曰肝常有余,脾常不足,予亦曰心常有余,肺常不足,……所谓有余不足

6、,非经云虚实之谓。”肺主一身之气,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三者密切相关。小儿新生,先天禀受肾气未充,既生之后,需赖后天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滋养,才能不断补充和化生。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于肾气生发、脾胃运化的需求较成人更为迫切,其精血、津液等营养物质的需求也比成人大,故显得脾常不足肾常虚。同样,肾为气之根,脾为水谷精气之源,初生时肺脏全而未壮,脾肾又均稚弱,故肺脏受气不足,主气功能未健,显得肺常不足。(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小儿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形体、智力、脏腑、功能等均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向完善、成熟方面

7、发展。《诸病源候论·养小儿候》言:“小儿始生,生长尚盛。”这种生长旺盛、发育迅速的特点在婴幼儿时期特别明显,主要表现在体格生长和智力发育两方面。4、小儿病理特点(1)发病容易,传变迅速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对邪气的抵抗力较差,加之寒暖不能自调,乳食不知自节,一旦调护失宜,则外易为六淫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故临床上以外感时邪和肺、脾二脏的病证最为多见。小儿“肺常不足”,卫外不固,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较差,寒暖不能自调,六淫之邪不论从口鼻而入,或由皮毛侵袭,均能影响肺之宣肃功能,而出现肺系疾病,如感冒、咳嗽、肺炎喘

8、嗽等。万全《育婴家秘·五脏证治总论》指出:“天地之寒热伤人也,感则肺先受之。”小儿“脾常不足”,消化能力薄弱,稍有乳食不节,喂养不当,饥饱不适,便易损伤脾胃而患病,如呕吐、泄泻、厌食、积滞、疳证等,严重者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万全《育婴家秘·五脏证治总论》言:“水谷之寒热伤人也,感则脾先受之。”传变迅速表现在小儿疾病的寒热虚实容易相互转化或同时并见。《小儿药证直诀·原序》明确指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