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2——事物形象

鉴赏2——事物形象

ID:39857063

大小:3.61 M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7-13

鉴赏2——事物形象_第1页
鉴赏2——事物形象_第2页
鉴赏2——事物形象_第3页
鉴赏2——事物形象_第4页
鉴赏2——事物形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鉴赏2——事物形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复习:必须分清鉴赏和答题鉴赏人物形象类的诗歌(如何看懂一首诗)(1)鉴赏依据(途径)——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细节、侧面等)、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2)鉴赏角度(方向)——所写人物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情感、作者(诗人)对所写人物的态度。简析或分析本诗中的人物形象,从形象的角度鉴赏本诗歌,本诗塑造了怎样一个人物形象,这类“大”问题的答题步骤:(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总体特征、身份)(2)结合或摘取诗句字词分析人物性格或特点。(分析)(3)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效果、意义。(情感)注意:1.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尽量答出第

2、三步,因为这可能是得分点。2.并不是所有的人物形象相关的题都需要这么答。二、鉴赏事物形象一、什么是事物形象?事物形象也叫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以,凡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诗,往往都在对事物形象的描绘中寄寓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理想,因此鉴赏这类诗既要分析诗中所描绘的形象,也要分析诗中所寄寓的感情。二、赏析示例阅读下面这首诗歌,

3、回答后面的问题。早梅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梅:耐寒,率先绽放,雪白,却独立孤寂。(特征、属性)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认知理解形象画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注]郑思肖:南宋故臣,宋亡后不仕。★本诗中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参考答案】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菊花自况,借菊花傲然不屈的品格,表达了自己不屈从于元朝统治者,对宋朝耿耿忠心、铮铮铁骨,“宁为

4、玉碎,不为瓦全”的高风亮节。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具有特定含意的形象【参考答案】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极易勾起游子的思乡之情。这首词的主题是写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形象生动,委婉含蓄。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也不知道回家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三

5、、鉴赏方法①鉴赏的依据(途径)——事物形象的自然属性(事物的外在和内化特征)。②鉴赏的角度(方向)——事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等)。鉴赏流程:写了什么物——物的外形特征或物的神韵、品格(内化特征)——诗人的理想情操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物的特点寄托的情感春柳繁盛、秋柳枯凋自伤迟暮、自叹身世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四、课堂练习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

6、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注:①西陆,指秋天。②南冠,指囚徒。物的特点寄托的情感高唱、难飞高洁的品性政治上不得意(2012天津卷)野菊【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物的特点寄托的情感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下列三

7、首诗显示出“牛”各自不同的思想境界,请各用一句话阐明。病牛 李纲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禾熟 孙平仲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牛 王安石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至有千箱实。第一首:第二首:第三首:“病牛”为了众生都能够饱,即使拖垮了病倒卧在残阳之下,也在所不辞。甘于自我牺牲。“老牛”耕田耙地万般辛苦,决无居功自傲。追求平和与淡泊的生活情趣。“牛”朝暮耕耘全是为了人们的利益,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决不索取。五、鉴赏或简析事物形象类的答题步骤:(1)指出形象(物象),

8、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2)结合诗句字词具体分析(结合表现手法);(3)点出形象的意义(诗人的情感、理想、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