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调和木土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

论文--调和木土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

ID:39875706

大小:3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13

论文--调和木土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_第1页
论文--调和木土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_第2页
论文--调和木土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_第3页
论文--调和木土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_第4页
论文--调和木土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文--调和木土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调和木土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摘要:木土不和在临床实际中较为多见,因此调和木土法的运用极为广泛。本文从脾虚肝乘、肝胃郁热、肝气犯胃、肝血不足和胃阴亏乏五种证型来讨论调和木土法在脾胃病中的具体应用。关键词:调和木土;证型;脾胃病;临床应用关于木与土的关系,《内经》对其有所阐释,《素问•玉机真脏论》云:“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说明脾胃可以养五脏,当然,脾胃可以养木,即土能养木。《素问•五运行大论》曰:“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

2、胜轻而侮之。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于畏也”,说明五行之间的乘侮关系,如肝木有余则制脾土。情志不调,或饮食不慎,或外邪所伤,可使木与土之间失去平衡,则出现木土不和的临床表现,其证型以脾虚肝乘、肝胃郁热、肝气犯胃、肝血不足和胃阴匮乏为主。以下从五种证型来讨论调和木土法在临床实际中的运用。1脾虚肝乘型饮食不节、饥饱失宜,或久病体虚等原因,易致脾土不足,使脾土与肝木原本平衡的养制关系(脾能养木,木能克土)打破,造成肝气相对于脾土较旺,从而引起肝木乘脾的症状,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胃脘胀满,伴隐隐作痛,饮食欠馨,或腹

3、痛隐隐,伴有腹胀肠鸣,大便溏泻,泻则腹痛,泻后痛减,精神不足,饮食较少,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左弦右缓。[1]方用痛泻要方加减,以健脾为主,平肝疏肝为辅。健脾可用炒白术、补骨脂、炙党参、仙灵脾、炙甘草等,平肝可加白蒺藜,或白芍配伍炒防风,少佐炒陈皮、炒麦芽、佩兰以醒脾开胃。岳美中[2]治疗一男性陈某慢性肠炎患者,日泻四五次,泻前腹辘辘作响而痛,痛则急登厕,矢气多,溏便掺泡沫。治以痛泻要方,服药数剂而愈。又如李奋啸[3]治疗一数年晨起腹泻患者,多数医家以“鸡鸣泻”而用四神丸之类治疗,效果不显,病情反复无常

4、。李老另辟蹊径,从调和木土出发,以四逆散合痛泻要方加减化裁,四剂痊愈。2肝胃郁热型情志失调是造成肝胃郁热的主要原因。由于情志不畅,气机郁滞,久而化火,横逆犯胃,胃气不达,和降失职,表现为胸胁胀疼,胃脘灼痛,饮食易消,嘈杂泛酸,口干口苦,或呕吐痰涎,甚则干呕呃逆,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弦滑数。[4]以疏肝破气,清热和胃为法,方用化肝煎合保和丸加减。疏肝破气可用青皮、陈皮、枳壳、川楝子等,清热和胃可选用炒栀子、连翘、鸡内金、莱菔子等,少佐香附、香橼、佛手、厚朴等温燥之品。宋俊华[5]治疗31岁刘某,主诉:腹

5、胀、中上腹部痛一月余。腹胀饭后尤甚,中上腹痛阵发,痛如针刺,伴嗳气,纳可,无恶心泛酸,大便稀一日2次,小便正常,眠可,舌红苔微黄腻,脉缓。用针刺配合中药汤剂化肝煎合保和丸加减,服药6剂,症状完全消失。3肝气犯胃型肝主疏泄,畅达气机,脾胃居于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肝气犯胃主要因肝的疏泄失常所致,肝失疏泄表现为疏泄太过和疏泄不及(此疏泄不及因肝气郁结而致)两个方面。疏泄太过,肝气直窜中焦,侵犯脾胃;疏泄不及,则气滞化火,横逆犯胃。疏泄太过者,临床表现为性情急躁,心烦易怒,目睛干涩,胸中疼热,胁肋胀痛、走窜

6、不定,胃脘胀痛,腹部满疼,大便不爽,舌红苔白,脉弦数。治以辛开苦降、泄肝和胃,[6]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苦降泻肝用黄连、黄芩、栀子、青黛、七叶一枝花等,辛开和胃以制半夏、炒陈皮、煨生姜为主,少佐绿萼梅、娑罗子、焦山楂疏肝和胃。张厚福[7]治疗患者左侧小腹呈阵发性坠痛,日行烂鱼肠状脓血便10余次,伴里急后重,小腹下坠,精神欠佳,焦虑面容,胃脘胀满,嗳气频频,口苦恶心,纳呆眠差,舌红苔白腻,脉弦滑细数。拟方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月余,疾若冰释,至今未再复发。因肝气郁结而疏泄不及者,主要表现为情志不畅,嗳气吞酸,

7、胸胁胀满、痛窜两胁,胃脘满闷,或恶心呕吐,呃逆频作,舌红苔黄、脉弦。治以疏肝解郁,兼以清热破气,方用柴胡疏肝散合越鞠丸化裁。疏肝解郁可用柴胡、香附、郁金、香橼、佛手、合欢花、玫瑰花等,清热破气可用青皮、枳实、枳壳,少佐止痛之药如生白芍、元胡末、川楝子。王东雁[8]治疗40岁女性患者李某,因工作问题与他人发生争执后,出现间断性上腹部胀满不适2月余,症见胃脘胀痛,痛连两胁,胸闷嗳气,反酸,每因生气而症状加重,舌苔薄白,脉弦数。治以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投以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前后总服20剂而症状消失。4肝阴不

8、足型久病多病,或病后体弱,或亡血,易成肝血不足,而肝体阴用阳,肝血亏乏以致肝体失养,疏泄不及,从而导致木不疏土,中土壅滞,则抑木调达,因此木土不和、彼此互损。肝血不足型的木土不和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头晕神惫,失眠或多梦,心烦,口咽发干,或兼低烧,胸脘胁痛,吞酸吐苦,舌红绛少苔或无苔,脉细弱或虚弦。治以养阴柔肝为主,兼以滋胃安魂,方用柔肝滋胃饮[9]加减。养阴柔肝以酸枣仁、生白芍、山萸肉、枸杞子、生地黄为主,滋胃安魂以百合、玉竹、石斛、麦冬心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