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了解电容器》

1.7《了解电容器》

ID:39900958

大小:687.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7-14

1.7《了解电容器》_第1页
1.7《了解电容器》_第2页
1.7《了解电容器》_第3页
1.7《了解电容器》_第4页
1.7《了解电容器》_第5页
资源描述:

《1.7《了解电容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7节了解电容器电容器是一种常见的重要元件,在绝大部分的电器中都用到电容器.洗衣机内的马达工作时一定用与电容器相连接电视机内的电路板上有大量的各种电容器功放、音箱中要有电容器VCD机中用到各种电容器计算机各部分设备中都有电容器一、电容器1、构造:两个互相靠近彼此绝缘的导体。2、作用:存储电荷3、工作方式:I+-+-+-+-(1)充电过程:充电:把电容器的一个极板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另一个极板与负极相连,两个极板就分别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这个过程叫做充电.充电的过程是电容器获得电场能的过程.电容器的电荷量(带电量)Q:是指一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

2、.(2)放电过程:I+-+-+-+-+-放电的过程是电场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放电:把充电后的电容器的两极板接通,两极板上的电荷互相中和,电容器不再带电,这个过程叫做放电.对于同一电容:1、Q与U成正比。2、Q与U的比值是一个常量。不同的电容器Q与U比值不同,我们用Q与U的比值表示电容器的特征。AB十十十十十十十一一一一一一一+Q-QU二、电容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U的比值,叫做电容器的电容C.注意:电容C与Q、U无关,由电容器本身决定。①电容是反映电容器本身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跟电容器是否带电无关.这跟水桶一样,

3、水桶能容纳多少水是由水桶本身的几何尺寸所决定的,跟是否已盛了水无关.②电容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容的单位是法拉,简称法,符号是F.实际中常用较小的实用单位:微法(F)、皮法(pF),换算关系:1F=106F=1012pF.大量实验证明: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跟介电常数成正比,跟正对面积S成正比,跟极板间的距离d成反比.公式表示为:是电介质的介电常数,k是静电力常量;空气的介电常数最小。三、常用电容器1、常用电容器从构造上看,分为固定电容器和可变电容器两类.(1)固定电容器:电容是固定不变的,常用的是以云母、陶瓷、聚苯乙烯等为电介质的电容器和

4、电解电容器.聚丙烯电容器固定电容器符号电解电容器电解电容器两接线电极有正、负之分,使用时极性不能接错.电解电容器符号(2)可变电容器:电容是可以改变的,一般是以改变正对面积来改变电容的.可变电容器可变电容器符号2、电容器上的标称值:电容器上一般都标有电容器的电容和额定电压值.(1)击穿电压:加在电容器上的电压若超过某一限度,电介质将被击穿,这个极限电压称为击穿电压.(2)额定电压:是指电容器长期工作时所能承受的电压,它比击穿电压要低,电容器上的标称电压是额定电压,电容器在不高于额定电压下工作都是安全、可靠的,不要误认为电容器只有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才是

5、正常的.小结:电容是反映电容器本身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跟电容器是否带电无关.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跟介电常数成正比,跟正对面积成正比,跟极板间的距离成反比.1、某电容C=20PF=____________F2×10-11巩固练习2、两个电容器电量之比为2:1,电压之比为1:2,则它们的电容之比为_________。4:13.对于一个确定的电容器的电容正确的理解是[]A、电容与带电量成正比B、电容与电势差成反比C、电容器带电量越大时,电容越大。D、对确定的电容器,每板带电量增加,两板间电势差必增加D4.用两节相同的电池给两个电容器C1和C2充电,

6、已知C1<C2,当达到稳定状态时,两电容器的电势差分别为U1和U2,则[]A.U1>U2.B.U1=U2C.U1<U2.D.无法确定U1与U2的大小关系.B5.对于给定的电容器,在描述电容C、带电量Q、两板间电势差U的相互关系中,下列图1-16中正确的是()ACE6.如图1-15所示,保持平行板电容器始终与电源相连,将两极板间距增大一些,则下列各物理量如何变化:电容器的电容______;两板间电势差______;电容器的带电量______;两板间的场强______.7.如上述电容器,充电后断开S,再将两板间距增大一些,则下列各物理量如何变化:电容器

7、的电容______;两板间电势差_______;电容器的带电量______;两板间的场强______.减小不变减小减小减小增大不变不变[布置作业]《中学第二教材》P34-----1~5、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