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

浅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

ID:39913030

大小:57.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7-14

浅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_第1页
浅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_第2页
浅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_第3页
浅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_第4页
浅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同新课程一起成长的日子里,我收获很多,其中感受最深的是新课程里下的作文教学。当前学生普遍愁写作文,怕上作文课!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应该是让学生在一种自由、宽松、愉悦、和谐的氛围下学习写作,降低作文的难度、对写作的畏惧,多一些真情和想象,让学生愉快的地作文,创设一个能激发表达欲望的写作话题,让我们关注学生的兴趣,抚摸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有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冲动。同时,将唤起并积累学生对写作的对象的细腻体验和独特感受作为写作教学的重点。新课程作文教学创设话题营造氛围紧抓重点学生作文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涉及

2、了注意、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情绪、等多种心理活动,是一项综合能力,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也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许多老师在这方面的探索取得了成功,耿有不少老师在作文技法训练方面有了许多收获。但是,问题仍然存在。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着滥于模仿而少创新,感情虚假苍白而少真情的通病。而大量作文课堂教学更是重“知”轻“能、重“外”轻“内“、重“写”轻“说”、重“理”轻“情”、重“文”轻“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1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新课标》),对写作教学的目的、任务重新作了定位,其总目标是

3、:“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述自己的意见,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耀,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将义务教育分成4个学段,分别设置了阶段目标,注重了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那么,怎样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开展作文教学呢?笔者就此谈了几点体会。一、营造一种氛围:自由、宽松、愉悦、和谐的课程氛围。当前学生普遍怕作文,一提到作文,脑子李立刻蹦出这样一类词语:难、苦恼、害怕等等。究其原因,是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规矩多多,要求多多,条条框框多多造成的,学生始终在一种紧张、严肃的氛围中学习写作,在十分痛苦中熬出一篇篇符合老师要求和规范的作文来。如此写作,怎么不予“苦恼”“害怕”联系起来?

4、在新课程中,我们不仅关注学生写作知识和能力的达成,更要关注写作过程,情感态度,鉴于此,营造一个自由、宽松、愉悦、和谐的写作课堂氛围,便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地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少一些限制,多一些扩散。上文谈到,当前作文因“应题”、“应命”,“应法”、“应套”“应试”13,使学生感到束缚,拘泥违心,无奈尴尬。我们的作文教学、根本不考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的感情世界,也不创设与题意有关的真是情景,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愿上作文课,害怕写作文。《新课标》提出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述的过程。“本着“我手写我的口”的精神,《新课标》的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提

5、出“写自己想说的话”,第二段学段提出“能不拘束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就隐含着自由表达的意思,当然自由表述不等同于胡言乱语,所以第三学段作了这样的表述:“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作文课的自由,包括学生造才的自由,感情表达上的自由和语言个性的自由,因此,我们要更少地限制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无拘无束的驰骋思维,例如笔者在教学生实验作文课《烧不坏的手帕》时,打破要求学生对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的观察和写作的常规,而是毫不限制地让学生观察、想象,可以写实验的过程,也可以想象成童话故事,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书信、诗歌,甚至允许学生将其过程做成实验

6、记录,结果表明,挣脱束缚的学生兴趣盎然、角度众多,形式丰富,写出了许多极富创意的课堂习作。1、少一些写实,多一些想象。13学生眼中的世界是一个经过夸张和变形的世界,他们的思维常有很强的想象性和幻想性,对所见事物都会带上主观色彩,他们喜欢动画片、喜欢听神话故事和童话故事,那些极度灿烂的夸张的形象,那些充满奇幻意味的瑰丽的色彩,那些随意穿越时空,可以呼风唤雨的神仙、游侠和斗士,都是他们心中的偶像,他们在这些故事中寻找梦想栖息的家园,但可悲和可怜的是,我们的作文教学根本没有考虑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现行教材从一至没有穿插渗透想象作文的训练。我们一直要求学生如实地描摹生活中

7、的事物、事件、呆板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可以说,我们一直在努力培养语言的照相机,但这种努力往往遭到失败,所以《新课标》中,多次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第一学段提出“写想象中的事物”,第二学段提出“能便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觉和想象”,第三学段则进一步提出“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由此可见,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是《新课标》对作文课的一项重要要求,也如上文提到的教例在写实性作文课《烧不坏的手帕》中,我特意引导学生想象,让学生把它当做生活中发生的一次严重的火灾事故,把实验过程写作一则童话故事,让学生将自己充当故事中的人物。这样,不但让学生的情感参与

8、了,而且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