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

ID:21344271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1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_第1页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_第2页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_第3页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_第4页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2001年国家部颁发了《新课标》,对写作目的、任务作了新的定位:“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本文浅谈了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作文教学  2001年国家部颁发了《新课标》,对写作目的、任务作了新的定位:“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那么,怎样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进行作文教学呢?我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  1、少一些限制,多一些创意  当前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

2、,如果不理睬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的内心世界,也不创设与作文题目有关的真实情境,就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不愿上作文课,害怕写作文。《新课标》中写作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因此,在写作中要写自己想说的话,真实的话,实在的话,自己的想象,自己的切身感受。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无拘无束的驰骋思维,挣脱束缚,自主写出许多角度众多,形式丰富,极富创意的习作。  2、少一些真实,多一些想象  孩子心中的世界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他们的思维有很强的想象力和幻想力,对看到的事物都带有主观色彩。他们喜

3、欢看动画片,喜欢听神鬼故事和童话故事。那些极度灿烂的夸张形象,那些随意穿梭时空,神通广大的神仙、侠客和武士,都是他们心中的偶像,他们在这些故事中憧憬自己惬意的家园。  但悲哀的是,我们的作文教学根本不考虑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我们一直要求学生如实地描摹生活中的事物、事件,生硬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新课标》中,多次明确提出了作文课要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写出想象中的事物,能不拘于形式地写出见闻、感觉和想象,能写简单的真实作文和想象作文。由此可见,让学生将自己充当故事中的人物,不但让学生的情感参与了,而且有效地加强了课堂的想象氛围,使学生在更加轻松的环境下写作,

4、效果会更好。  3、少一些束缚,多一些素材  以前对写作技巧的要求很多,如:有中心,要围绕一个中心来写,使人知道写的目的是什么;有条理,按一定的顺序写,让人看得清楚明白;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用词准确,语句通顺,表达出真情实感等。而《新课标》对小学生写作除了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外,对写作技巧几乎没有具体的要求,只要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和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就行。《新课标》又强调了一点: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可见对学生情感和素材内容的积累又是非常重要的。  4、少一些说教

5、,多一些童真  以前学生的作文总会出现大量的“拾钱包”、“扶盲人过马路”等事件?过多的说教,一味地强调要有正确积极的思想品质,一味的强调学雷锋做好事,而学生在作文之前,就要对脑子里的素材进行过滤、筛选,心里根本找不到这么高尚的事件!那么就只好找这些“高尚”的来凑数。而这些事恰恰是学生最不感兴趣,最不想写的。《新课标》是从学生特有的童心出发,去探究世界、感悟人生的;用天真无瑕的眼光去描绘世界。只有这样的视野和内容,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才会让学生感到作文的乐趣,也才会让学生学会实实在在地做人。  二、抓重点,积累学生对写作的独特体验和感受  1、认识生活,感受生活

6、  农村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从小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对五彩缤纷的田野风光、四季景色的变化特别熟悉,但不少学生一遇到作文就发愁。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尽量引导学生到广阔的生活中去,使学生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学生沉浸在物为我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加深了,能感受到平日里没有感受到的美好情感,在平凡之处看到动人的美,并认识、感受到生活的真谛。这样学生就会更加珍爱生活,生活便成为了学生写作的源泉。因此,我们应该把握学生不同生长阶段的心理,选取学生最关心,最感兴趣,最易于触动心弦的内容,选择学生能够接受,乐于接受的生活,触发学生内心的情感,然后进行写作

7、练习。  2、融会贯通,积累丰富的素材  现在有不少学生在“题海战术”的苦斗中提高分数,只“重教材”的现象较为严重,以至于有些学生平时很少读课外书,缺乏写作素材。要使学生写作文时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素材,提倡多阅读文章,多积累名言警句。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素材,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并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在写作文时,得心应手,妙趣横生。  3、以说促写,下笔有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

8、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