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雨意象简析

古诗词中的雨意象简析

ID:39943069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5

古诗词中的雨意象简析_第1页
古诗词中的雨意象简析_第2页
古诗词中的雨意象简析_第3页
古诗词中的雨意象简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古诗词中的雨意象简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诗词中的雨意象简析居荃培摘要:在中国古典诗词里,雨由自然界的表象上升为艺术意象后,往往成为涂抹着诗人浓烈感情色彩的一种意象,这或许也就是荣格所说的包含着集体无意识的一种原始意象吧。本文从雨给人带来的愁苦和欢乐两种不同情绪来分析古诗词中的雨这一意象。关键词:雨意象;愁苦;欢乐雨,作为自然界的阴晴变化现象之一,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而作为生活表象的自然界的雨,一旦进入诗歌领域,便具有了深邃的思想启迪意义和隽永的审美意味,从而拓展出一个广阔辽远而又厚重深沉的审美想象空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东山》)从我国

2、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开始,诗词中涉及到雨的佳句层出不穷,成蔚然大观之势。仅《全唐诗》中的雨意象就有七千多处。以杜甫和李商隐为例:杜诗中雨意象出现246次,比晴的36次多了六倍;李诗中有关雨的意象出现73次,而晴只有10次。[1]唐代诗人李商隐在《梓州吟罢寄同舍》中写道:“楚雨含情皆有托。”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感叹“身世浮沉雨打萍”。可以说,雨中滴洒着古人生命的血液,也激发了文人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诗情。不论是现实主义诗人,还是浪漫主义诗人;不管他是豪放派词家,还是婉约派词家。雨在他们的作品中都充当了重要的抒情角色。如果说两

3、千多年的诗歌是一片蓊蓊郁郁的森林,那么淅淅沥沥的雨就是其中一棵挺拔的大树。青鸟不传音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雨的愁苦意象“月华显彩坐来收,月色江声暗解愁。半夜灯前十年事,一时和雨到心头。”(杜荀鹤《旅舍遇雨》)诗人旅舍遇雨,夜深孤灯独坐,百无聊赖,随着雨声,往事涌上心头。唐人刘媛在《长门怨》中写到:“雨滴梧桐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人生苦短,往事如烟。“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王勃《滕王阁序》)当诗人伤春悲秋,离愁别恨,寂寞无奈之时,雨似乎也懂得他们的心情,点点滴滴,自空中洒落,也一声声地撞击着诗人的心灵。秋雨梧桐叶落时的凄凄惨惨戚戚,

4、最容易触动诗人那根思乡怀人的敏感神经,因此,这些诗词多凄苦悲凉,雨泪同滴,字里行间流露出几许风雨带来的几许悲伤,读来令人断肠。雨作为愁绪的载体,雨意愈是凄凉,愈能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愁苦。在这里,雨已经成为诗人们内心情感活动的“场”,并构成抒情的背景。诗人或借雨诉相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鹧鸪天》)词作写诗人在雨夜对妻子的思念和寂寞痛苦之情。虽然没有直接写对妻子的思念,但借“挑灯补衣”这一事件,流露出满腹相思。由景生情,情中见景,情景相生,各得其妙。“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在一个秋雨霏

5、霏的夜晚,诗人独坐在孤灯下,思念着远在千里之外的妻子。在诗中,我们不仅听到了淅淅沥沥的单调的雨声,而且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妻子的深长思念以及郁积心底的愁思随雨声慢慢的涨满了秋池。或借雨写离愁。“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李煜《浪淘沙》)绵绵的春夜之雨,没有给诗人带来丝毫的喜悦,相反却使诗人强烈的感受到了现实和梦境的距离,从而哀叹故国河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沉痛哀婉,十分凄凉。不言忧而忧见,不言怨而怨生,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诗品》)“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温庭筠《更漏子

6、》)词人借滴个不停的秋雨,写离情的绵绵不绝。同样写不绝的三更雨,李清照的“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添字采桑子》)比起温词,立意更高。她融化前人词意而不显斧凿之痕,并能创新出奇,借“愁损北人”之“三更雨”来抒故园之思、家国之恨,格调、境界皆胜温词许多。另外,在古诗词中,还有借雨写愁绪之长的。在江南,春末夏初是梅子黄熟的季节,也是梅雨频繁之时,称黄梅雨。诗词中有借雨来写愁绪之长的,首推贺铸。他在《青玉案》中写道:“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用黄梅雨之绵绵不绝来写愁多愁长,生动、形象

7、、贴切。无独有偶,李清照在《青玉案》中也用了同样的比喻:“如今憔悴,但余双泪,一似黄梅雨。”不同的是,贺词用博喻,李词除了用比喻外,还用了夸张的手法,兼用两种辞格。或借雨写政治环境的险恶。阮籍在《咏怀诗十三首》中以“激电震光,零雨降集”来抒发“感往悼来,怀古伤今”的内心惆怅,无情的风雨被赋予抽象的政治寓意。唐顺宗永贞元年,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等人因参加“革新”被贬,他在《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中说:“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以“惊风”“密雨”来比喻政治打击的残酷。与柳宗元有类似遭遇的是白居易,他在唐

8、宪宗元和十年因上书言事而获罪,被贬为江州司马。他的朋友元稹在《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中写道:“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诗人用“暗风吹雨”影射朝廷内部政治斗争的险恶——令人防不胜防。“夜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