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ia必修二第十四课

lucia必修二第十四课

ID:39970720

大小:4.25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7-16

lucia必修二第十四课_第1页
lucia必修二第十四课_第2页
lucia必修二第十四课_第3页
lucia必修二第十四课_第4页
lucia必修二第十四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lucia必修二第十四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人教版历史必修②——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等级官服长袍马褂满汉美食深宅大院布衣粗食普通民宅鸦片战争前中国人物质生活上等社会普通百姓衣食住衣食住了解过去凸显时代变迁长袍马褂满汉美食深宅大院布衣粗食普通民居服饰变幻饮食变化我们的思考住宅变迁习俗变革人教版历史必修②第14课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神入历史感受百态人生服饰饮食建筑社会风俗1、洋布、洋装进入城市百姓生活;2、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受新派人士青睐;3、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服装五花八门西餐流行断发易服在各时期的实行;废止缠足;婚丧仪式简化……欧化的别墅、花园洋房、高级公寓一、动荡中变化的近

2、代社会生活(表现)近代中国服饰变革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后流行清代男子服装主要有袍服、褂、袄、衫、裤等。袍褂是最主要的礼服。展厅一礼义廉耻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督五权分立三民主义以文治国三省吾身虽说西装依然是男人们时髦的服饰,但中山装很快就开始与西装平分天下。鸦片战争前的旗袍改良后的旗袍旗袍的变化:进入30年代后,旗袍造型完美成熟,堪称经典之作。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旗袍,被称作Chinesedress的旗袍,实际上正是指30年代的旗袍。三十年代的旗袍宽松肥大称身适体(封闭)短袍窄袖(开放、个性化)阶段表现服饰特征时代特征鸦片战争后至新中国成立男:长袍马褂

3、、西装、中山装女:旗袍的改良中式与西式、传统与现代并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服饰方面近代服饰变化的趋势:保守、等级森严、单调开放、美观、方便、平民化南方饮食北方饮食传统饮食展厅二中国八大菜系川菜香辣炒蟹徽菜符离集烧鸡鲁菜迎宾花篮苏菜清炖蟹粉狮子球闽菜干烧鱼湘菜红煨鱼翅粤菜金牌烧乳鸽浙菜西湖醋鱼中餐“食”西餐西餐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改变其饮食结构西方:以营养为最高准则中国: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中西餐饮食文化有什么区别?老北京的建筑经典——天圆地方的四合院,体现很强的封闭性和等级性住展厅三:居室建筑传统建筑(北方)三、住房方面中西合璧欧式建筑新与旧、中与西这两对矛盾的复

4、杂交织,构成了中国近代建筑的特殊面貌。最早出现在租界的“洋房”材料一:为了彻底消灭爱国情绪,满洲人强迫被征服的中国人剃去长发,……据说,宁死不肯忍受这种民族屈辱的人有千千万万。变更民族装束在一切征服手段中是最明显最能压制人的;这无疑是粉碎中国人民精神的有效方法——英国军官呤唎《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材料二: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留之反劳

5、。──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展厅四习俗风尚——1、断发易服封建社会的民族压迫,其伦理性与等级性未变学习西方文明,救亡图存材料三:……断发易服是清王朝最忌讳的事……然而正是断发易服成为点燃人民大众反清斗争的火种。……当革命的矛头指向满清统治的时候,断发易服成为动员民众支持革命最有力的召唤。……广东省宣布独立之时,老老少少争先恐后剪掉辫子,一日有20余万人,中山县纷纷成立剪辫会,一直深入到农村小城镇,剪辫子成为中国人的盛大节日。——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具有反清革命色彩辛亥革命前,仁人志士、青年学生剪掉象征清王朝的辫子,表示反对封建专制的决心。断发:章炳麟

6、邹容告示:今日剪辫者奖酱肉面一碗迫令放足封建的旧中国,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人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女人们裹小脚最为突出。几代女子不惜伤筋动骨,也要裹成残疾的“三寸金莲”。(2)女子裹足辛亥革命以后,政府更是禁止裹脚展厅四习俗风尚见面礼:跪拜、作揖意义:礼节上的尊卑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鞠躬、握手跪拜作揖称呼上:“老爷”“大人”“先生”“同志”(3)社交礼仪历法上:农历公历并添加国庆、元旦等新节日(4)婚丧风俗A、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由恋爱自由、婚姻自主B、一夫多妻、指腹为婚、童养媳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章太炎的征婚广告他提出了五个条件:第一是要不缠足的女性

7、;第二是要识字读书、通文墨的;第三,一夫一妻,不娶妾;第四,如果丈夫先死,妻子可以改嫁;第五,意见不合可以离婚。农村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 长期以来形成的封建传统观念严重束缚了中国农民的思想。1930年10月1日,由中国外交次长、接收威海卫专员王家桢与英国驻威长官庄士敦,在英国威海卫行政长官署前,举行了中英交收典礼。英国殖民统治32年之久的威海卫终于归还了中国。王家桢到四乡走访一天,乡下的农民勤劳淳朴,只有一点他的印象很深,他竟没有看见一个男人尾不带发辫的,没有看见一个女人是不裹小脚的,这已经是民国十九年了!城市VS农村服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