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概述与重点

地理学概述与重点

ID:40010658

大小:364.2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7

地理学概述与重点_第1页
地理学概述与重点_第2页
地理学概述与重点_第3页
地理学概述与重点_第4页
资源描述:

《地理学概述与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自然地理学》绪论1、地球表层:海陆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范围,不包括地球高空和内部的地球表层(上至对流层顶、下至沉积岩石圈底部;含四大地理圈层:生物、大气、水圈、岩石)。2、研究目标:为了更好的开发和保护地球表面的自然资源,协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3、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4、地理学三分法:自然经济人文;三层次:统一综合部门;三重性:理论应用区域。5、地球圈层:a.成独立环状分布,b.在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渗透。6、人地关系论:地理环境决定论、或然论(产业革命)、协调论(60年代)。地球1、天文单位:日地平均距离。2、恒星→星系→星系群(

2、本星系群,包含银河系)→星系团→总星系3、太阳系:水金地火(小行星带)木土天海定义: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它物体的天体;矮行星:具有足够的质量、呈圆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它物体的天体;小天体:围绕太阳运转但不符合上述条件的物体。4、行星共同特征:a.轨道偏心率小,接近圆形;b.轨道面近似位于一个平面,对地球黄道面倾角不大;c.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d.除金星、天王星外,自转也是自西向东;e.除天王星外,

3、其余行星赤道面对轨道面倾角较小;f.绝大多数卫星轨道近似圆形,其轨道面也与母星赤道面接近;g.卫星公转方向均与母星公转方向相同。5、彗星:大多由彗核、慧发、慧云(前三个合称慧头)和慧尾组成;6、星体演化:星云→气体球→恒星→红巨星→白矮星→黒矮星7、太阳大气:光球(底层),色球(中层),日冕(外层)8、太阳风:由于日冕高速膨胀导致的行星际空间中从太阳喷发出来的高速粒子流。9、小行星:分类:C型(特别暗)S型(相当亮)M型(明亮)10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没有大气,广泛的环形山11月球:a.公转:朔望月:月心连续两次通过地心与日连线的时间;恒星月:月心连续

4、两次到达同一恒星方向;交点月:月心连续两次通过黄道与白道两交点之一。b.月相:月出时间,从月初的早六点依次向后推至满月晚六点;月末至月初为半天;上半个月上弦月圆处朝右。12地球形状与意义:地球的巨大质量和体积,使其能够吸着周围的气体,保持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13地球自转:自转证据:傅科摆自转意义:使得昼夜更替,北半球物体向右偏转,同时刻不同经线地方时间不同,潮汐,地球局部运动有联系,水面高度不一中纬较低。14地球公转:恒星年,地球连续两次通过太阳和另一恒星的连线与地球轨道的交点的时间。回归年,地球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平均时间。春分日、秋分日

5、,直射赤道,昼夜平分,晨昏圈切过两级15地球圈层构造地壳1.岩石圈组成:指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圈层2.造岩矿物:硅酸盐类、含氧盐类及其他,最常见的造岩矿物包括长石、石英、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方解石七种。1.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a)岩浆岩(降温降压):根据矿物组成(SiO2含量增加)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也可分为侵入岩、火山岩b)沉积岩(常温常压):分为碎屑岩类(分为砾岩、砂岩和粉砂岩)、粘土岩类和生物化学岩类c)变质岩(升温升压):主要要素有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流体2.地壳运动的特点:普遍性和永恒性,方向性

6、,非均速性,具有不同的幅度和规模3.岩相是岩层形成环境的物质表现,是沉积物的特征及其生成环境的总和。分为海相,陆相,过渡相.4.沉积构造类型:地槽型、地台型、过渡型(潟湖沉积)5.岩层的接触关系:整合,假整合,不整合6.地壳运动与构造运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构造类型,水平、倾斜、褶皱和断裂(节理,劈理,断层)。断层主要类型,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垂直断层和戾转断层。7.大地构造(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漂移证据,大陆轮廓的贴合;地质构造带对比;古生物证据;古冰川、气候证据。票的动力:潮汐,日月引力。海底扩张的证据,磁异常与磁场倒转记录;动力,地幔物

7、质对流。板块构造,各板块在软流圈之上移动。8.火山与地震,火山依板块分布,有环太平洋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带,洋中脊与东非裂谷带,火山的形成、喷发物,火山地貌。火山爆发的影响:火山碎屑,有毒气体,火山灰云,简介导致其他灾难,影响气候;有塑造了土地和生命,带来资源。地震,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一直存在,而刚性的地壳阻碍其运动时期缓慢运动的能量积累起来,超出刚性地壳承受力后,能量瞬间释放,以弹性波的形式传播。直接灾害巨大,有各种地质灾害,间接有水灾火灾。9.地质年代,地壳演变:太古代,细菌蓝藻;元古代,真核生物;古生代,藻类和无脊椎动物;寒武纪至晚二叠纪,海陆

8、分合;造山运动大气圈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CO2:能强烈的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对大气地标温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