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议论文写作常见布局方法(并列式)

专题五议论文写作常见布局方法(并列式)

ID:40016369

大小:383.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7-17

专题五议论文写作常见布局方法(并列式)_第1页
专题五议论文写作常见布局方法(并列式)_第2页
专题五议论文写作常见布局方法(并列式)_第3页
专题五议论文写作常见布局方法(并列式)_第4页
专题五议论文写作常见布局方法(并列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五议论文写作常见布局方法(并列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五议论文写作常见布局方法之并列式【写作指导】一、概念并列式结构,即用几个并列平行的层次论证中心论点的结构方式。它有两种方式:1、分论点并列式。即把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依次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或阐述。例如:,2006年湖南满分作文《谈意气》:中心论点:舍我其谁,勇战万方的意气是成功的基石。分论点: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献身理想的意气,使人勇敢勇于探索的意气,是人们发挥潜能的金钥匙2、论据并列式。主体部分是横向展开的,各层次之间是并列关系。在论证过程中,为了充分摆事实,讲道理,把几个论据并列起来,这几个论据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例如,《谈骨气》:中心论点:我们

2、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三个事例:文天祥面对威逼利诱,宁死不屈,英勇就义穷人不食嗟来之食闻一多拍案而起,怒对手枪,宁可倒下,也不屈服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论证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本论论证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论证分论点3:论据+分析论证结论(照应全文)并列论点并列更能显示思辨的深度二、重点学习分论点并列式并列式三、具体要求:1、分论点至少是三个方面,且分类标准要清晰一致。2、各分论点地位平行,不能重复,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不可矛盾,其排列顺序一般是从主到次,由轻到重,由浅入深,或按人的认识规律来排。3、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4、分论点的语言要精

3、练,一般控制在15字内。5、分论点句子的结构要一致,使中间几段构成排比或准排比段。6、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要害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7、要避免论据重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就缺乏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也就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力;而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使论证广泛展开,又典型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8、注意点题,避免泛泛而谈。1、中心论点:做学问应当勤学好问分论点一:做学问应当虚心请教、不耻下问。分论点二:做学问应当有发问精神。分论点三:做学问应当勇于探索、大胆怀疑。(问题:分论点重复,也未提及“勤学”。)2、中心论点: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分论点一:符合人

4、的本性(人具有多方面的精神需要)分论点二:有利于繁荣市场,吸引外资。分论点三: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益于身心健康。(问题:分论点二不能支撑中心论点。)练习:你认为下列分论点设置有没有问题?四、并列层次的拟定角度1、分论阐释:从中心论点中解析出若干个并列的分论点,每个分论点独立成段加以阐述,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共同论证中心论点。这种结构式,条理清晰、眉目分明。如以“学会欣赏”为中心论点分论阐释:欣赏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享受;欣赏是一种博大高雅的情怀;欣赏是一种情高趣雅的精神。【练习】以“拒绝浮躁”为观点,运用以上角度构思文章层次。【参考答案】浮躁就是不负责任的享乐。浮躁就是不劳而获的财富

5、。浮躁就是见异思迁的心态。2、存在类型将论题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原因、功用和要求等。以此为思考角度,分解中心论点。例如,按阅读的对象类型分解“阅读”这个话题:读诗使人浪漫;读史使人明理;读哲使人睿智。【练习】以“拒绝浮躁”为观点,运用以上角度构思文章层次。【参考答案】浮躁的文学只会造就文化侏儒;浮躁的社会只会造就事业孬种;浮躁的民族只会造就精神矮子。3、具体表现任何事物的外在表现都不会是单一的。往往因时、地、人、物等的不同而不同,经常还有轻重显隐内外等区别。可以从人或事物的多种表现分解论点。例如以“谈意气”为文,可这样分解:充满意气的人是坚韧不拔的,他们不畏

6、风霜,不畏冷雨;充满意气的人是勇敢无惧的,他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充满意气的人是自信乐观的,他们总能拨开云雾看见明媚的阳光。【练习】以“拒绝浮躁”为观点,运用以上角度构思文章层次。【参考答案】浮躁之人面对问题不能深入调查,总想投机取巧;浮躁之人面对失败不能耐心冷静,总是怨天尤人;浮躁之人面对成功不能奋发进取,总是浅尝辄止。4、由果索因推敲现象产生的复杂而多样的原因,构成并列式分论点,即从“为什么”的角度分解论点。如,中心论点:在人生的道路上,边走边问,才会无悔今生分论点:一个爱问的人一定是对自己负责的人;一个爱问的人一定是善良的、热心肠的人;一个爱问的人一定是正直的、充满社会责

7、任感的人。【练习】以“拒绝浮躁”为观点,运用以上角度构思文章层次。【参考答案】人的本性是浮躁之气产生的根源;社会风气是浮躁之风产生的土壤;制度缺漏是浮躁之念产生的缝隙。5、作用意义。事物造成的结果也往往是复杂多样的,有物质的,有精神的;有个人的,有集体的;有主要的,有次要的;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等等。从这个角度也可以分解论点。如“为人当勤劳”这一观点,可分解为:勤劳,可以有所获免饥寒也。(创财)勤劳,可以有所劳延寿考也。(健体)勤劳,可以有所事远淫邪也。(修身)【练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