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专项提升2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专项提升2

ID:40028869

大小:4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17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专项提升2_第1页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专项提升2_第2页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专项提升2_第3页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专项提升2_第4页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专项提升2_第5页
资源描述: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专项提升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专项提升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1.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A.国家控制了一切经济命脉     B.一定限度内发展商品经济C.无产阶级已经掌握国家政权    D.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列宁指出:“为什么不是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而是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呢?因为要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就需要有粮食和燃料。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阻碍’正是这方面引起的。”这段材料反思的是A.余粮收集制的缺陷        B.固定粮食税的不足C.集体

2、农庄体制的弊端       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失误3.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实行于A.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       B.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       D.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时期4.某版本高中历史教材的单元内容如下,此单元内容最适合的标题是第33课 现代化在英国的启动………………166第34课 现代化在欧洲的扩展………………171第35课 现代化在北美、东亚的扩展…………

3、……177第36课 20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与改革 ……………………………………………182第37课 苏联现代化道路的探索………………187第38课 发展中的新兴大国………………193A.现代化的不同模式        B.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C.现代化的世界进程        D.世界的多极化趋势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

4、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材料二1928-1940年苏联主要产品产量经过长期的高速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联这座庞大的国家机器似乎因为太疲惫、太僵化而突然不能有效运转,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91年解体。苏联的失败不是败于技术和军事,而是败于政治经济制度。(1)材料一中“用冲击的办法”和“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分别指代什么政策?(2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为什么主张“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4分)(3)阅读材料二的表格,概括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4分)(4)如何理

5、解苏联的失败是“败于政治经济制度”?(2分)6.“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是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引自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Ⅱ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把城市的繁荣和乡村的振兴联在一起考虑,强调“如果农村人口没有足够的购买力购买鞋子、衣服、汽车,那么工业中心也要受苦”。1933年5月(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后来政府还对各州、

6、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材料三1950年前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到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仍低于1913年,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了粮食总产量的60%和全部甜菜与皮棉,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很低,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直接过渡”和“利用资本主义”分别是指什么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做法有何不同

7、(2)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现象产生的根源。谈谈你对经济发展的认识。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北宋首都开封的商业街区分布和长安、洛阳明显不同,不再限定在“坊市”之内,而是分布在全城……城区有通宵营业的地方,形成夜市和晓市,如州桥夜市。……城市还有一种瓦子,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这种瓦子全城有五六处。开封城饭馆、酒楼非常多,全城有大酒楼72处,更多的是招待客商(住宿)的邸店……——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8、1)根据材料一归纳北宋都市繁盛的突出表现,并简析其主要原因材料二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产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产品交换。──摘编自《列宁选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领导人对待市场的态度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