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起义》进阶练习(二)

《秋收起义》进阶练习(二)

ID:40029878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8

《秋收起义》进阶练习(二)_第1页
《秋收起义》进阶练习(二)_第2页
《秋收起义》进阶练习(二)_第3页
《秋收起义》进阶练习(二)_第4页
资源描述:

《《秋收起义》进阶练习(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秋收起义》进阶练习一、选择题1.毛泽东说:“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为此,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A.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            B.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C.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        D.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2.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主张“组织有计划、有秩序的战略退却,把从城市的退却和向农村的进攻巧妙地结合起来,使革命在更为广泛而深刻的阶级基础上向敌人展开了新的进攻”。毛泽东这一主张反映了()A.民族矛盾的冲突加剧   B.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C.

2、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   D.红军长征战略的正确3.有一首山歌里唱道:“朱毛红军到(福建)古田,工农当家掌政权;瓦片也有翻身日,半夜做梦笑连连。朱毛红军到古田,一人分到十担田,从此肯累就有食,地主发愁断火烟。”这首山歌反映的历史时期应该是()A.国民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土地革命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二、材料解答题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革命与俄国革命道路各有什么特点及中国道路选择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谈谈你对中俄两国选择不同革命道路的认识。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

3、意义。——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1928年)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指出“边界的红旗子”所代表的革命道路是什么?毛泽东所批评的“本本主义”针对的是当时中国共产党内的什么倾向?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C.2.B.3.C.4.(1)特点:俄国革命以城市为中心,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原因:中国大城市敌人力量强大,而广大农村敌人力量薄弱;农民是中国革命主力,在农村能够积聚和发展革命力量。(2)认识: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

4、国情和革命实践相结合,才能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5.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倾向:照搬俄国革命经验,主张“城市中心论”。【解析】1.本题考查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正确理解题意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可以看出是指我党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工农武装是在大革命失败及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等城市起义失败之后进行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也是中国革命能够成功的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总结。它正确地揭示了中国革

5、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C符合题意。AB发生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之前,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于农村革命根据地之后,排除。故先C。2.本题考查大革命失败后中共的探索,旨在考查对历史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根据材料中”把从城市的退却和向农村的进攻巧妙地结合起来,使革命在更为广泛而深刻的阶级基础上向敌人展开了新的进攻”说明当时中共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寻求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民族矛盾的激化,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并未提出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不是提出红军长

6、征战略,故D项错误,故选B。3.本题考查了土地革命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获取、解读材料信息及基础知识的识记判断能力。根据山歌看出反应的是土地革命时期,“朱毛红军到古田”“工农当家掌政权”“一人分到十担田”包括工农政权的建立、土地革命等信息,正好符合此时期“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所以C符合题意。国民革命在土地革命之前,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土地革命之后,故排除ABD。故选C。4.(1)本题考查中国革命和俄国革命道路不同的特点以及中国道路选择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和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本问实际上是在考查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相关内容——“工农武装割据”(“

7、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再结合所学关于俄国革命道路特点,不难得出两国革命道路的不同之处,即俄国是“城市中心”道路;中国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中国道路选择的原因,结合所学联系当时的实际回答即可。可总结如下:中国大城市敌人力量强大,农村敌人力量薄弱;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在农村能够积聚和发展革命力量。  (2)本题考查对中俄选择不同革命的认识和综合能力。本问属于开放性设问,答案具有多样性。综合中俄两国革命道路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