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音乐审美特征比较(通识)

中西方音乐审美特征比较(通识)

ID:40036845

大小:451.81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7-18

中西方音乐审美特征比较(通识)_第1页
中西方音乐审美特征比较(通识)_第2页
中西方音乐审美特征比较(通识)_第3页
中西方音乐审美特征比较(通识)_第4页
中西方音乐审美特征比较(通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方音乐审美特征比较(通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西方音乐审美特征 差异比较为什么要进行中西比较?音乐体系审美观念文化传统社会环境哲学根源各种不同导致中西两种音乐文化结构形态存在较大差异一、节奏和节拍西:等分时值中:散板规整节拍,易于计算、合作,规律性强打破规则,打破机械,流动感强,气韵连贯,自由空灵,收放自如二、调式与调性西:建立在“调性”变化大小调,强调“调式音高”的作用,“转调”是其非常重要的音乐发展手段中:建立在“调式”变化五声调式,同样音之间顺序与主次的变化,缺少“动能”、“紧张度”三、和声与复调西:狭义的“和声”——功能和声注重音和音的纵横关系

2、,音响科学+审美听觉经验,西方音乐生命力与存在价值体现中:广义的“和声”——多个高度的音同时发声单声结构,缺乏功能性,自然的多声结合,陪衬,没有紧张度,无须解决《二泉映月》合唱版复调西:各自独立的声部同时进行建立在“和声”功能之上,音和音的追赶——音乐展开的生命线中:支声复调(有主有次)单声部,线性思维,细微的加花变化《彩云追月》合奏版四、曲式结构西:奏鸣曲式音乐发展逻辑,原则:对比统一,戏剧性、哲理性,(回旋曲、变奏曲)中:多段连缀体结构散体、线性,不是靠逻辑,自然的发展变化,过程《十面埋伏》之十三段曲名五

3、、表现观念西:无标题音乐绝对音乐和纯音乐体裁,独立的艺术中:文学性标题题解,文字标示,自娱性质,修身养性,非纯音乐六:审美形态西:立体思维建立在科学、逻辑、方法之上中:线性思维理论发达,但实践不需要,以旋律表现为主中:重情、重心弹拨乐的特色,音与音之间的想象空间经验>科学(人的自然之情多于科学的总结)直观>逻辑(凭直观构成音乐而不是音乐的逻辑思维)目的>方法(追求达到人文的目的重于对方法的探索)七:文化精神儒家的审美理想美和善的统一——礼乐(将伦理规范和文化艺术结合在一起)“审乐以知政”“周代乐制”“近代革命

4、歌曲”“当代主旋律红歌”——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音乐缺乏独立性——象征、隐喻,如琴曲道家的审美观念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自然音乐观1、广泛的自然题材90%2、独白自娱的超越之情,无须刻意“道”的含义:辩证思想——无所及而无所不及,无为而无所不为对音乐的审美理想——“大音希声”注:魏晋玄学家王弼《老子注》“大音,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音非大音也;之不见其形,充满天地,包裹六极,此乃无乐之乐,乐之至也”。总结中国传统音乐:儒道合一的传统人文精神强调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心的

5、艺术西方古典音乐:通过科学理性的方式建构音乐强调音乐作为一门独立艺术的规则方法性需要比较:差异明显,各有所长无需比较:文化背景不同,不存在先进与落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