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中学2014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中学2014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ID:40039894

大小:40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18

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中学2014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1页
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中学2014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2页
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中学2014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3页
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中学2014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4页
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中学2014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中学2014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中学2014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范围: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2、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机读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3.考试结束,只需交机读卡和答题卷。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演

2、进过程中,出现过许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以下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是A.分封制既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也蕴含着以后分裂割据的因素B.郡县制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标志,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C.行省制是满洲族的重要政治创新,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三省六部制明确了宰相之间的分工,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2.历史纪年方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叙述,正确的有①梭伦改革发生于公元前六世纪初期②“太祖”作为朱元璋的年号可以用来纪年③中华民族取得抗战胜利是在民国三

3、十四年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是在农历甲午年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第3题图3.图中砖文内容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甲、乙两同学分别从内容和字体判断这是秦砖,丙同学则认为他们的判断依据均不妥当。丙同学理由最科学的解释是A.甲同学依据的内容与秦朝史实不符B.乙同学依据的字体在秦朝以后一直使用C.两同学对字砖年代判断的依据均过于单一D.对字砖年代的判断经仪器测定便可确认4.《明史》记载,朱元璋读《孟子》,看到“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句,说:“非臣子所宜言。”随后命儒臣修《孟

4、子节文》。从文中可以看出A.《孟子》未成为官方儒学B.朱元璋立足于改革君臣关系C.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D.《孟子》中提出了限制君权的要求5.下表记录着某学者讲授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部分教学内容。据此判断,该学者的讲授主题最有可能是时间史实背景魏晋指定地方官吏中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人才,送中央政府作为录用根据。地方割据,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隋朝选举权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国家统一;对人才的渴求;旧制度的落后与弊端日盛A.中央集权不断强化B.专制皇权空

5、前加强C.统一是历史发展主流D.科举制度的影响6.《新全球史》记载,大约在中国的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其实在中国已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A.促进了井田制逐步瓦解B.标志了小农经济形成C.推动了部分诸侯国实力大增D.反映了冶铁工艺的发展第一步第二步甲阅读《战国策》,发现秦国“以牛田”记载提出“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牛耕”的观点乙参观“中国船文化博物馆”,了解宋代越洋航船的制造工艺、规模得出宋朝时中国海外贸易臻于鼎盛的结论丙翻阅论述黄道婆革新、推广织造

6、工艺的史书提出“元代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的观点丁查阅明清时期皇帝的诏书、上谕等档案得出“海禁政策曾间断实行”的结论7.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中国古代经济史方面的小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内容、过程。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A.甲B.乙C.丙D.丁8.据台湾学者赵冈的研究,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20%以上,而到1820年的晚清,竟只有6.9%。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经济因素是A.市镇经济的发展B.小农经济的影响C.晚清经济的衰败D.坊市制度被打破9.明朝

7、时期,浙江湖州出现了“富者田连阡陌,桑麻万顷”的景象;在江南地区还出现了不少专门向市场提供各种经济作物的经营地主。这些经济现象说明A.海禁政策基本废除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商品经济得到发展10.《世界文明史》中说:“(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的剧烈变动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C.统治者政策的引导D.百

8、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1.董仲舒提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这一观点在当时的主要影响是A.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B.发展了“天人感应”的理念C.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理论保障D.使汉王朝开始重视文化教育12..中国书法是我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历史悠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明代书法家首推赵孟頫,独创赵体。B.东晋王羲之擅长草书、行书,被称为“书圣”C.楷书又称真书或正书,形成于汉末D.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13.历史学家樊树志认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