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6453.2-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荒地治理技术_部分1.pdf

GBT16453.2-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荒地治理技术_部分1.pdf

ID:400420

大小:2.58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7-07-30

GBT16453.2-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荒地治理技术_部分1.pdf_第1页
GBT16453.2-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荒地治理技术_部分1.pdf_第2页
GBT16453.2-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荒地治理技术_部分1.pdf_第3页
GBT16453.2-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荒地治理技术_部分1.pdf_第4页
GBT16453.2-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荒地治理技术_部分1.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GBT16453.2-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荒地治理技术_部分1.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lCS13.080B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6453.2-2008代替GB/T16453.2-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Comprehensivecontrolofsoilandwaterconservation-Technicalsp配ifi四tionTechniqueforerosioncontrolofwasteland2008-11-14发布2009-0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查总局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www.bzxzk.com.水保人家尽挹西江供

2、大家学习使用!GB/T16453.2-2008前GB/T16453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E共分为六个部分一-GB/T16453.1-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棱耕地治理技术,一-GB/T16453.2-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一-GB/T16453.3-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整治理技术,一-GB/T16453.4-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一-GB/T16453.5-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一-GB/T16453.6-2008

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崩岗治理技术.本部分代替GB/T16453.2-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1.本部分与GB/T16453.2-1996相比,作如下修改:一一核实了荒地治理技术部分等的有关技术参数.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均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水利部提出.本部分由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黄河水利委员会农村水利水土保持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松辽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珠江

4、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海河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淮河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在巧甫、匪E、鲁胜力、徐传阜、佟伟力、宁堆虎、匾画、郭索彦、张长印、赵永军、陈法扬、陈丽华、丛佩娟、常丹东、冯伟.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一-GB/T16453.2一-1996..www.bzxzk.com.水保人家尽挹西江供大家学习使用!GB/T16453.2-2008召

5、GB/T16453.1-1996已经实施十余年,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监展

6、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水土保持工作的内容、性质等方面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水土保持工作,进一步规范水土保持荒地治理技术规范方法,根据水和l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水土保持司的统一安排,进行了修订.www.bzfxw.comE.www.bzxzk.com.水保人家尽挹西江供大家学习使用!GB/T16453.2-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1范围GB/T16453的本部分规定了在有水土流失的荒地上采取营造水土保持林措施、人工种革措施以及封山育林或封板育革措施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技术要求

7、.本部分适用于全国有水土流失〈水蚀〕的荒地.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6453的本部分的寻

8、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弓

9、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2772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茵木质量分级GB790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T15162飞播造林技术规程LY1000www.bzfxw.com容器育苗技术3总则

10、3.1本部分所称荒地是指除耕地、林地、草地和其他用地(村庄、道路、水域)以外一切可以利用而尚未利用的土地.包括荒山、荒坡、荒沟、荒滩、河岸以及材旁、路旁、宅劳、渠旁地〈简称"四旁勺等,同时也包括退耕的陡坡地、轮歇地与残林、疏林等需经人为干预才能防治水土流失并获得生态及经济效益的土地.3.2上述各类土地的治理和利用,除人工造林外,还有人工种草与封育治理,应根据各类荒地的不同立地条件和当地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进行总体规划,分别采取上述三种不同的治理措施.3.3采取人工造林对各荒地的治理,应同时着眼于开发利用,应能获经济

11、、生态、社会三方面的效益-3.3.1减轻或制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绕.3.3.2发展以林、果为主导的商品经济,增加经济收入.3.3.3建立工、农业原料基地,促进产业化商品经济发展,建设环境与经济协调的小康农村.3.4在水土保持范畴内,人工造林应包括利用荒地建成的各类经济林与果园·对有的地方在农地上进行农林间作或粮果间作的,其造林技术要求可参照使用本部分,不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