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6453.2-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荒地治理技术_部分2.pdf

GBT16453.2-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荒地治理技术_部分2.pdf

ID:400421

大小:2.09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7-07-30

GBT16453.2-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荒地治理技术_部分2.pdf_第1页
GBT16453.2-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荒地治理技术_部分2.pdf_第2页
GBT16453.2-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荒地治理技术_部分2.pdf_第3页
GBT16453.2-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荒地治理技术_部分2.pdf_第4页
GBT16453.2-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荒地治理技术_部分2.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GBT16453.2-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荒地治理技术_部分2.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GB/T16453.2-2008生长情况,确定量佳播期.10.3.2春播地面温度回升至12'c以上,土攘埔情校好时进行.地下根茎埋植应在春季解冻后、植物萌芽前进行.10.3.3春早不宜播种时,可以夏播,并选在雨季来临和透雨后进行.地下根茎插播应在抽穗以前进行.10.3.4北方秋播不宜太晚,出苗后应有一个月左右的生长期,利于越冬.10.4包衣拌种及相瘤菌撞种1口4.1可将粘合剂与根瘤菌JllJ(禾本科牧草无需根fM菌〉充分混合,用包衣机将混合液均匀喷在所需包衣的种子上,也可用手工混合均匀,手工包衣.常见豆科牧草的互接根烟菌,参见表D.I,10.4.2可喷人细精状的干燥

2、剂、肥料、灭菌剂和杀虫剂等材料{豆科牧草接种根瘤菌后就不加杀菌剂),迅速而均匀地混合,直到有初步包衣的种子均匀分散开为止.豆科牧草种于根瘤菌接种包衣配方,参见表E.l.10.4.3低温鼓凤快速干燥,温度宜在40'c以下,手工包衣的种于宜随包随播,不得进行干燥,也不能保存,且不用于飞机播种.10.5播种深度10.5.1大控种子应深些(3cm--4cm).小粒种子可浅些(lcm-2cm)010.5.2禾本科草类种子应深些,豆科草类种子可读些.10.5.3土攘埔俏差的应深些,土攘埔情好的可浅些.10.5.4土质沙性大的可深些,土质粘重的可浅些.10.5.5无论哪种情况,播

3、后都应镇压.门水土保持种草管理11.1田间管理11.1.1松土、补种,播种后地面极结的,应及时松土,利于出苗;齐苗后,对缺茵断垄地方应及时补种或移栽.11.1.2中耕除草,齐苗后一月左右,宜中耕松土,抗旱保精,结合除去杂草,利于主茵生长.11.1.3二龄以上草地,每年春季萌生前,应清理田间留茬,进行把地保椅,秋季最后一次性茬割后,应进行中耕松土.11.1.4种子田和经济价值高的革类,有条件时可适时灌水、施肥,促进生长.11.1.5应有专人看管,防止人畜践踏.发现病虫兽害时,应及时防治,勿使蔓延.11.1.6每年汛后和每次较大暴雨后,应派专人检查.发现整地工程损毁或其

4、他问题,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11.1.7应根据不同多年生草类的生理特点,每4a-5a或7a-8a,进行草地更新,重新翻耕、整地、播种.11.2收fJ利用11.2.1收割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1.2.1.1应根据不同草类的生长特点和经济目的,分别确定其收割时间,划分收割区,各区分期进行轮收.11.2.1.2立地条件较好、管理水平较高、草类再生能力较强的,每年可收割2次-3次,立地条件技差、管理水平较低、尊类再生能力较弱的,每年只收割1次-2次.11.2.1.3豆科牧草应在开花期收割,禾本科牧草应在抽槌期收割.收割时期最晚应在初霜来l陆25d-30d以前.11.2.1.4

5、以收籽为目的的应在种子成熟后收割,以收革为目的的应在秋后收割.10.www.bzxzk.com.水保人家尽挹西江供大家学习使用!GB/T16453.2-2口0811.2.1.5雨后不宜收割.11.2.2留茬高度应根据不同草类、不同条件分别采取以下不同的留在高度11.2.2.1高大型草类留在高10cm-lScm.稠密低草留茬高3cm~4crn.一般草类的留茬高5cm-6cm.11.2.2.2第二次别割留茬高度应比第一次离1cm---2cm.11.3种子采收11.3.1果收时间11.3.1.1一年生草类在当年秋末种子成熟后,二年生草类在次年种子成熟后,多年生草类可在2.

6、-5.内随不同结籽期在种子成熟后果收.11.3.1.2草籽成熟后容易脱落的应及时采收.采种应在种子蜡熟期和完熟期进行,不得在乳熟期采青.11.3.1.3对于豆英易爆裂的豆科草笑,应避开在雨天收采.11.3.2采后工作11.3.2.1种子采回后,应及时脱粒,晒干,含水量应小于13%•11.3.2.2清选、分级、贮藏,应严防种子混杂,确保种子的纯净利质量.11.4合理政牧利用11.4.1应制定合理放牧强度,以不破坏牧草再生能力为原则。门.4.2宜实行划区轮牧.11.4.3放牧时间,以秋冬为宜.12封育治理的组织措施12.1确定封育治理的范围12.1.1在荒地治理规划中,

7、确定人工林草面积、位置的同时,应按13.1与14.1规定的条件,分别确定封山育林与封坡育革的面积和位置。12.1.2应明文规定封育制度并采取适当措施进行公示;封育治理范围应有明显的标志,并能有效地防止人畜任意进入(如设置铅丝网围栏、生物围栏,设界桩、作标志等)•12.2设置管护组织机构12.2.1专职或兼职护林护草人员应由乡村经联社选派或群众推选,要求办事公道、责任心强、身体健康,能胜任工作.12.2.2妒林员管护面积应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及自然条件确定一般为100h旷/人-300hm'/人.12.2.3管护困难的封育区可在山口、沟口及交通要塞设哨卡加强封育区管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