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马原重点

2018马原重点

ID:40074855

大小:46.6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7-19

2018马原重点_第1页
2018马原重点_第2页
2018马原重点_第3页
2018马原重点_第4页
2018马原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马原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文档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1、含义:马克思主义包括三个部分:①马克思主义哲学;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③科学社会主义。2、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3、马克思主义的发展(1)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

2、果。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1、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这种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和最鲜明的特征。2、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因为标准文案实用文档(1)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2)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3)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

3、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3、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1)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2)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3)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

4、的内在要求。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坚持在实践基础上的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是与时俱进品质应有的内涵和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4、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一、世界的物质性1、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1)恩格斯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与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由哲学作为世界观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标准文案实用文档

5、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1)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派。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②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2)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①可知论认为世界

6、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4)对世界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不同回答划分为:①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②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理论意义标准文案实用文档①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

7、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形而上学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辩证唯物主义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②恩格斯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说明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物质概念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而物质和物质范畴则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③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是从物质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