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题

初中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题

ID:40093054

大小:49.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20

初中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题_第1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题_第2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言文比较阅读(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各题。[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固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日:“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节选自<史记>)【注】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

2、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昊国。②焦思:焦虑思考。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困于心街于虑而后作作:(2)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3)置胆于坐     坐:(4)女忘稽之耻邪   女;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词。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3.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4.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

3、现实意义?5.《论语》中孔子曾称赞他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结合本文,谈谈颜回的故事能说明什么道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然后完成下列各题。[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秭、允之任也。[乙]建兴三年,亮至南中,所在皆捷。闻孟获者,为夷

4、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阵之间,日:“此军何如?”获对日:“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观看营阵,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擒七获,而亮犹释获。获止不去,日:“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率(头领)而用之。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为夷汉所服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C.若只如此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捕蛇者说》)D.使观于营阵之间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2.解释下

5、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夙夜忧叹(       )深入不毛(       )攘除奸凶(       )获止不去(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作者反复陈述出师的利弊得失,晓之以理,易于为后主接受。B.“募生致之”中的“之”指代诸葛亮。C.“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本句中的“此”内容指出师伐魏。D.以上两段选文都出自《三国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4.翻译下列句子。(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译文:(2)向者不知虚实,故败。译文:5.结合甲、乙两文,分析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6、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问题。【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乙】初八日,召天祥至殿中,长揖不拜①。左右强之,坚立不为动。上谕之日:“汝以事宋者事我,即以汝为中书宰相。天祥日:“天祥为宋状元、宰相,宋亡惟可死,不可生,愿一死足

7、矣。”又使谕之日:“汝不为宰相,则为枢密。”天祥对日:“一死之外,无可为者。”遂命之退。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过市面上,意气扬扬自若。临刑,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注】①揖不拜:只作揖,不跪拜。即平常礼节。②强(qiǎng):迫使。③上:忽必烈。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2)南面再拜就死()(3)万钟于我何加焉()(4)又使谕之日()2.翻译下列句子。(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2)左右强之,坚立不为动。3.文天祥

8、忠心事宋,不肯变节,这与孟子提倡的哪个观点吻合?针对文天祥的此种表现,请谈谈你的看法。4.请各用一个成语或句子概括甲乙两段大意。甲:——————————————————————————————一乙:————————————————————————————————一(四)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问题。【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