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基因遗传病二》ppt课件

《单基因遗传病二》ppt课件

ID:40100080

大小:6.80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9-07-21

《单基因遗传病二》ppt课件_第1页
《单基因遗传病二》ppt课件_第2页
《单基因遗传病二》ppt课件_第3页
《单基因遗传病二》ppt课件_第4页
《单基因遗传病二》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单基因遗传病二》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1单基因遗传病(二)Singlegenedisorders单基因遗传病——先天性代谢缺陷前言先天性代谢缺陷的共同规律糖代谢疾病氨基酸代谢疾病核酸代谢疾病前言先天性代谢缺陷(inbornerrorsofmetabolism)基因突变所引起的酶的结构改变或合成障碍,都有可能引起某种代谢过程的中断或紊乱。如果这种基因突变恰好发生在生殖细胞或受精卵中,就有可能传递给后代,从而使后代产生相应的先天性代谢缺陷(或遗传性酶病(hereditaryenzymopathy)。首先提出“先天性代谢缺陷”概念的Garrod先天性代谢缺陷的共同规律

2、酶缺陷与酶活性底物堆积和产物缺乏底物分子的大小与性质临床表型与酶缺陷先天性代谢缺陷疾病的类型糖代谢遗传病氨基酸代谢遗传病核酸代谢遗传病脂类代谢遗传病维生素代谢遗传病金属代谢遗传病药物代谢遗传病……糖代谢障碍半乳糖血症(galactosemia)遗传学半乳糖-1-磷酸尿苷酰转移酶(GPUT)缺陷,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致病基因定位于9p13,发病率约为1/50000。发病机制半乳糖和1-磷酸半乳糖在血中累积,部分随尿排出。1-磷酸半乳糖在脑、肾中累积可分别导致智力障碍、肝损伤甚至肝硬化及肾功能损伤等。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患儿对乳

3、糖不耐受,婴儿哺乳后呕吐、腹泻,继而出现白内障、肝硬化、黄疸、腹水、智力发育不全等。半乳糖血症诊断实验室检查测定酶活性血和尿中半乳糖浓度红细胞中半乳糖-1-磷酸的含量预防及治疗确诊后应立即停乳,代之豆浆。严重者应逐日监测尿内半乳糖水平。新生儿筛查可早期诊断。可用羊水细胞或绒毛细胞培养物的酶学分析行产前诊断。蚕豆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遗传学X连锁不完全显性,基因定位于Xq28,G6PD缺陷。分布具有世界性,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尤其是广东。发病机制G6PD6-p-glucoseGSHG6PD缺陷,导致GSH生成减少

4、,细胞抗氧化损伤能力下降,引起红细胞膜损伤;血红蛋白β链93位半胱氨酸巯基氧化,四聚体解离,形成Heinz小体,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破坏出现溶血。蚕豆、伯氨喹啉等富含氧化物,服用后可加重该病。临床表现常见于10岁以下小儿,1—5岁为发病高峰。进食蚕豆后,蚕豆中的物质可使患儿体内的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被分解,导致大量红细胞破裂溶血,使患儿出现溶血性贫血。发病轻重则与吃蚕豆多少无关,一般在进食蚕豆后1—2天内发病,早期病人常出现全身不适、胃口不佳、发热、头昏等酷似肝炎的症状。重症病人会由于大量红细胞被破坏而释放出胆红素,导致黄疸、浓

5、茶样的血红蛋白尿、肝脾肿大,并有恶心呕吐、腹痛等临床症状,若不及时抢救治疗,发病后1—2天内就会死亡。糖原贮积症 (glycogenstoragedisease,GSD)遗传学糖原贮积症是一类较罕见的遗传代谢病。由于酶的缺陷,使糖原在肝脏及肌肉中的代谢缺陷所致。根据所缺的酶不同,可将糖原贮积症分为Ⅰ~Ⅷ型,多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以Ⅰ型为最常见。糖原贮积症的几种类型病名OMIM缺陷的酶基因定位症状GSD0240600肝糖原合酶AR,12p12.2GSDⅠa232200葡萄糖-6-磷酸酶AR,17q21低血糖血症GSDⅠb232

6、220微体葡萄糖-6-磷酸转运AR,11q23巨舌,肌张力减退GSDⅠc232240微体磷酸吡咯转运AR,11q23GSDⅡ232300α-1,4-葡糖苷酶AR,17q25.2GSDⅡb300257α-1,4-葡糖苷酶XR,Xq24GSDⅢ232400淀粉-1,6-葡糖苷酶AR,1p21与I型相似GSDⅣ232500淀粉-(1,4;1,6)转葡糖苷酶AR,3p12肝脾肿大,肝硬化GSDⅤ232600肌磷酸化酶AR,11q13肌无力,肌痉挛GSDⅥ232700肝磷酸化酶AR,14q21低血糖症生长迟缓GSDⅦ232800肌磷酸果

7、糖激酶AR,12q13.3肌痉挛肌无力肌痛GSDⅧ306000磷酸化酶激酶XR,Xp22.2轻型低血糖症白内障GSDⅨc604549ARⅠ型糖原贮积症:发病机制葡萄糖-6-磷酸酶的基因缺陷,使肝、肾、及肠粘膜等组织中糖原蓄积。临床表现患者易出现低血糖,并有肝、肾肿大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酸中毒。Ⅱ型糖原贮积症:发病机制基因定位于17q25.2,溶酶体内α-葡萄糖苷酶的缺乏,使糖原处理障碍,造成溶酶体内糖原堆积,病变累及全身肌肉。临床表现一般在儿童期即发病,患者因心肌无力、心脏扩大而最终死于心力衰竭。Ⅱ型糖原贮积症引起心脏扩大粘多

8、糖贮积症(mucopolysaccharidosis,MPS)发病机制粘多糖由结缔组织合成,是二糖重复单位串联而成的多糖链,粘多糖分解时需要多种酶的参与,这些酶的遗传性缺陷可导致粘多糖降解受阻,蓄积于溶酶体中形成粘多糖贮积症。粘多糖贮积症的几种类型综合症名缺陷的酶基因遗传主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