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和谐 生生不息

天人和谐 生生不息

ID:40113548

大小:20.02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7-21

天人和谐 生生不息_第1页
天人和谐 生生不息_第2页
天人和谐 生生不息_第3页
天人和谐 生生不息_第4页
天人和谐 生生不息_第5页
资源描述:

《天人和谐 生生不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天人和谐生生不息■演讲人简介:王杰先生现任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外哲学教研室副主任。兼任中国实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常务副会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兼宣传出版委员会副主任等。著有《儒家文化的人学视野》、《先秦儒家政治思想论稿》、《荀子注释》,主编《领导干部国学大讲堂》、《领导干部国学课二十五讲》、《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箴言》等。■编者按:天人和谐生生不息■演讲人简介:王杰先生现任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外哲学教研室副主任。兼任中国实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常务副会长、中华炎黄

2、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兼宣传出版委员会副主任等。著有《儒家文化的人学视野》、《先秦儒家政治思想论稿》、《荀子注释》,主编《领导干部国学大讲堂》、《领导干部国学课二十五讲》、《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箴言》等。■编者按:天人和谐生生不息■演讲人简介:王杰先生现任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外哲学教研室副主任。兼任中国实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常务副会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兼宣传出版委员会副主任等。著有《儒家文化的人学视野》、《先秦儒家政治思想论稿》、《荀子注释》,主编《

3、领导干部国学大讲堂》、《领导干部国学课二十五讲》、《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箴言》等。■编者按:天人和谐生生不息■演讲人简介:王杰先生现任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外哲学教研室副主任。兼任中国实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常务副会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兼宣传出版委员会副主任等。著有《儒家文化的人学视野》、《先秦儒家政治思想论稿》、《荀子注释》,主编《领导干部国学大讲堂》、《领导干部国学课二十五讲》、《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箴言》等。■编者按: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我国正积极采取措施,实

4、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建设生态文明,不是让我们消极地回归自然,而是要积极地与自然实现和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资源,研究、整理和挖掘这些资源,对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生态困境和危机,对人类继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以提供十分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让我们在王杰教授的演讲中去感受和理解中华文化独到的生态智慧。■精彩阅读:□儒家在生态观上始终认为,人的生命与大自然的生命是贯通的、协调的,而不是对立的。以这种观念审视自然界,自然界就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死寂的机械世界,而是一个生机弥漫、生命流行的有机世界。□真正的仁者、

5、智者、君子,不但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还要具备一种乐山乐水的情怀,前者体现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后者体现的是对大自然的热爱。□为了唤起人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不但在文学流派上有山水诗、田园诗等,历代文人骚客还创作了大量歌咏自然之美的优秀诗篇,展示的是一幅幅大自然清新的自然画卷。天人合一、天人一体的和谐共存一般说来,西方文化在天人关系问题上所持的是一种“主客二分”、“天人对立”的思维方式,而“天人合一”、“天人一体”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可以说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最主要区别之一,这种区别决定了中西文化不同的

6、性格及发展走向。天人合一不是人类中心主义,也不是自然中心主义,它是一种整体系统思考问题的方式,这种方式把人类与自然环境看作是一个大化流行、生生不息、一气贯通的生命整体,这是中国文化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天”是指什么?不同流派、不同场合、不同语境下,“天”有各种不同的含义,如人格之天、命运之天、义理之天、自然之天等。今天我们在天人关系中所谈论的“天”是指自然之天,是指外在于我们人类的自然界,这就与我们今天对天的理解相似。在儒家看来,作为自然之“天”有其恒常不变的秩序和运行规律。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7、百物生焉。”天虽然不言语,无声息,但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四时依然在交替轮回,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依然在生灭变化;孟子也说:“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意思是说,天那么高,星辰那么遥远,如果了解了星辰过去的运行规律,那么,千年之内的日至都可以推算出来。荀子也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有其恒常的运行规律,不因为尧的存在而存在,不因为桀的灭亡而灭亡。他们所要表达的是这样一个道理: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虽然变幻莫测,但都有其固有的运行规律,这种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可以被我们人

8、类所认识的。只有严格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才能够做到趋利避害、逢凶化吉;违背了自然规律,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一句话,自然界就是独立于人类而存在的客观实体。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自然界既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独立存在,它与我们人类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是先有自然界,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