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和处置农村突发事件

如何应对和处置农村突发事件

ID:40113672

大小:49.0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7-21

如何应对和处置农村突发事件_第1页
如何应对和处置农村突发事件_第2页
如何应对和处置农村突发事件_第3页
如何应对和处置农村突发事件_第4页
如何应对和处置农村突发事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应对和处置农村突发事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应对和处置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龙南县委政法委唐爱群近年来,随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由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而且规模不断扩大,表现形式趋于激烈,造成的后果和影响也越来越严重,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一、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含义和特点(一)含义广义的突发性事件,是指一切超乎预期而影响较大的自然、社会及政治性事件,它不仅包括自然灾害(如印度洋大海啸)、公共卫生事件(如“非典”),也包括突发性“事故灾难”“社会事件”等四类。当前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由人民内部矛盾和纠纷所引起的部分公众参与的对社会秩序产生严重威胁的事件。从农村基层来看,

2、群体性突发事件主要表现为:一是突然发生,难以预料。二是群体响应,参与人数众多。三是问题重要,干扰乃至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这类事件往往聚集几十人,上百人乃至上千人。这些群众以要求政府解决各种问题为由,有的集体上访,聚集在党政机关门口,堵塞交通,干扰党政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有的与维持正常工作秩序的人民警察公然对抗,抓伤、挠伤干警;有的直接拦截各级党政领导乘坐的车辆,拦“车”喊“冤”-13-;有的集体罢工、罢市、罢课;有的上路拦车,甚至聚众拦截铁路列车。这些事件作为转型期社会冲突的重要表现形式,不仅直接影响到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发展,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

3、和国家是否可以顺利地实现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因此,如何有效应对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摆在基层干部面前的重大课题。结合我县实际,农村基层群体性突发事件大致可以归纳为九种类型:一是非正常死亡。如交通、劳动、医疗发生非正常死亡事故;二是劳资纠纷。如企业、建筑业拖欠民工工资引发的劳资纠纷;三是权属纠纷。如林权、土地、矿权纠纷等;四征地拆迁。如农村土地征收、城镇房屋拆迁引发的纠纷;五社会保障。企业改制职工、乡聘人员、代课教师、涉军人员等群体涉及的社会保障问题;六环境保护。如某乡因砖厂尾气影响周边果树的正常生长引发果农群体性上访事件;七民间纠纷。如因

4、风水墓地问题纠纷引发斗殴事件;八城市管理。如规范市场管理,整顿电瓶车载客问题。九涉农利益。如水利实施建设问题。(二)特点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思想意识的混乱,价值观的偏离,利益要求的抗争,心理归属的失落,各种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聚积到一定程度,就引发群体性事件。目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其表现较突出的是聚众阻碍企业生产秩序、聚众阻塞交通、聚众上访和聚众械斗四个方面,-13-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聚众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往往是不同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涉及的范围和人数比较广泛,少则几十人、几百人,多则上千人。并且参与人员多

5、样化,一些党员、村干部也参与其中,甚至进行指挥策划。同时一些外部人员也存在从众心理或受煽动性的宣传而主动参与。2.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往往是矛盾由量的逐渐积蓄发展到质的变化的过程。它作为一种质的突变,是通过某一契机诱发的,这种契机以什么方式、什么时候出现,往往存在偶然性,这就决定了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态势、影响深度、实际规模难以完全预测。表面看来似乎无规律可言,有很大的随机性。但事实上,其中多数在发生前都有蛛丝马迹,从酝酿到发生都有一个过程,有各种苗头和征兆。3.组织性群体性突发事件从酝酿到发生都有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其牵头者往往具有较高

6、的组织能力,其聚散进退均受骨干分子指挥,组织者号召力和影响力较大,不仅对社会秩序产生重大震动,而且对普通民众的心理也产生巨大影响力。4.难控性-13-任何突发性事件都是相对地突发,不可能没有前兆,没有准备过程。往往规模越大,涉众越多,其准备的过程就越长,处理的难度也相对较大。当前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多数人的正当要求与少数人的无理要求混在一起,多数人的过激行为与少数人的违法行为混在一起,往往难以分辨,从而使处理的难度加大,稍有不慎,就会激化矛盾,造成事态扩大。5.危害性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一般都会造成较大的社会危害。小到危害个人的身体、生命财产,

7、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大到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当前的群体性事件激烈程度加剧,恶性事件上升,多数伴随着违法行为,造成的后果也越来越严重。除上述特点外,群体性事件还存在着内部问题公开化,经济问题政治化,相关问题连锁化,局部问题社会化,合理要求与无理要求相互交织等特点。二、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产生群体性事件,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但最根本原因在于发展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政策调整问题。因为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两种体制交替,老的破了,新的尚未建起来,导致部分政策落实不够。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会触及一部分人的

8、利益,就有可能演化为群体性,如企业转制问题、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军转干部安置问题,都可能是群体性事件的起因。(二)利益补偿问题。在当前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