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简答论述题(齐全精华)

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简答论述题(齐全精华)

ID:40116112

大小:144.51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7-21

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简答论述题(齐全精华)_第1页
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简答论述题(齐全精华)_第2页
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简答论述题(齐全精华)_第3页
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简答论述题(齐全精华)_第4页
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简答论述题(齐全精华)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简答论述题(齐全精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心理学简答论述题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以及文件分析法等。这些研究方法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量的研究方法,一类为质的研究方法。2、学生社会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社会性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发展起来,与社会存在相适应的一份特征和典型的行为方式的总和。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社会性认知发展和社会性交往发展两方面。⑴学生社会性认知的发展。①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集中体现在自我批评、自我体验和

2、自我调控三个方面。②学生对社会关系的认知主要包括对他人、对权威和对友谊的认知。⑵学生社会性交往的发展。学生的社会性交往主要包括学生与父母、老师及同伴的交往。3、遗传决定论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核心是什么?这种理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这些先天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表露过程,与外界影响及教育无关;外界影响和教育即使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作用,至多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表露,不能改变它的本质。4、斯金钠如何用强化理论解释儿童的发展,他如何将强化理论应

3、用到教学中?斯金钠认为,人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强化可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对于这种不良行为的矫正,既要运用积极强化,也要运用消极强化。斯金钠育婴箱设计思想是,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养育出身心健康的儿童来。他提出的消停原理在儿童攻击性行为和自伤行为的矫正和控制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他将操作性反射原理用于学校的学习,设计了教学机器,将学习的内容编成"程序"安装在机器上。5、学优生与学差生、创造型与非创造型学生在人格方面有哪些差异?⑴学优生和学差生的人格差异。所谓学

4、优生是指具有正常的听、说、读、写、推理、数学能力以及正常的自我调节、社会知觉和交往能力的学生。学差生则在这些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困难的学生。第一,动机差异。学优生的成就动机显著高于学差生的;第二,主体性差异。学优生具有自觉性、坚持性、自信心、责任感、主动性和独立性;第三,人格适应差异。学优生通常表现出高度的自我整合性、高独立性、更成熟等特征,很少有人格适应问题,而学差生常出现人格适应不良问题。⑵创造型与非创造型学生的人格差异。具有创造性的学生一般具有如下人格特征:低乐群性、高独立性和高自律性。6、简要分析

5、学习的内涵。学习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行为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或思维的较持久变化的过程。包含内容有⑴学习是凭经验产生的行为或思维的变化。⑵学习既有行为的变化,也有思维的变化。⑶学习过程可以是有意的,也可以是无意的。⑷学习是指那些比较持久、恒定的行为与思维的变化。⑸学习的结果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7、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⑴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学生的学习主要以书本中的间接经验为主。⑵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体现在学习计划、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手段,教师检查和督促、教会学生学会思维

6、和学会学习上。⑶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不仅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还要通过学习发展能力、学会学习,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8、简述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知主义认为,学习就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他们不再认为学习的过程只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简单联结,在刺激与反应之间还有一个中介因素在起作用,这就是认知因素,而且人类的行为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动物的行为,二者间有质的差别。9、简述陈述性知

7、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区别。⑴陈述性知识是"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怎样做"的知识。⑵陈述性知识是一种静态的知识,它的激活是输入信息的再现;而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动态的知识,它的激活是信息的变形和操作。⑶陈述性知识激活的速度比较慢,是一个有益的过程,需要学习者对有关事实进行再认或再现;而程序性知识激活的速度很快,是一种自动化了的信息变形的活动。10、简述原理学习的主要形式。⑴概念学习的例-规法与规-例法也是原理学习的两种基本方式。⑵例-规法指在教学中先呈现一系列例证,让学生从例证中概括出原理。当问题不太复

8、杂,学生通过探究能够发现规则时,可使用例-规法。⑶25规-例法指先呈现要学习的规则,然后用例证来说明规则。当学生已掌握了上位规则,既可采用规-例法学习与之相关的下位规则。11、促进概念学习都有哪些条件?⑴提供概念范例。包括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例-规法,另一种是规-例法。⑵利用概念之间的联系构图。⑶消除错误概念。⑷在实践中运用概念。12、简述影响原理学习的条件?原理学习的条件来自于学习者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⑴学习者的内部条件。首先,是学习者对原理所涉及的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