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从通督补肾健脾论小儿脑瘫的中医康复

论文--从通督补肾健脾论小儿脑瘫的中医康复

ID:40155514

大小:3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23

论文--从通督补肾健脾论小儿脑瘫的中医康复_第1页
论文--从通督补肾健脾论小儿脑瘫的中医康复_第2页
论文--从通督补肾健脾论小儿脑瘫的中医康复_第3页
论文--从通督补肾健脾论小儿脑瘫的中医康复_第4页
论文--从通督补肾健脾论小儿脑瘫的中医康复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文--从通督补肾健脾论小儿脑瘫的中医康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通督补肾健脾论小儿脑瘫的中医康复小儿脑瘫是指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是造成儿童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传统医学虽无脑瘫之病名,根据其临床特点,当属祖国医学中“五迟”、“五软”、“五硬”等范畴,其中“五迟“是指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五软”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脚软、肌肉软,“五硬”是指头项硬、口硬、手硬、足硬和肌肉硬,“五迟”、“五软”、“五硬”均属儿科难治之症[2]。本科室自1999年以来,从肾、脾、督脉论治,运用中医中药为主治疗小儿脑瘫数千例,获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中医学认为,肾藏精,为

2、先天之本,主发育与生殖,主骨生髓,通于脑。《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3]《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藏之精,有先后天之分,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后天之精来源于机体从饮食中摄取的营养成分和脏腑代谢所化生的精微物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滋生、充养,才能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肾藏精,精化为气,通过三焦,输布全身,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肾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充脑。肾精充足,则筋骨隆盛,动作矫健,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由于父母体质虚弱或高龄,导致父母精血不足,胎儿禀赋不足;或因孕母受惊吓、患病、用药不当、

3、多胎妊娠、先兆子痫等致扰动胎气,胎儿发育迟缓,出生后则出现筋骨、肌肉、牙齿、语言、头发等的生长迟缓以及功能不足而成为五迟、五软。宋代儿科学专书《幼幼新书》有言“胎怯者,……非育于父母之暮年,即生产于产多之妇”[4]。明代万全认为“手足痿弱,……行走坐立要人扶掖,皆胎禀不足也”。《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小儿五迟之证,多因父母气血虚弱,先天有亏,致儿生下筋骨软弱,行步艰难,齿不速长,坐不能稳,要皆肾气不足之故。”明代《婴童百问.卷之四》:“禀受肾气不足者……髓不足,故不能充于齿……血不充、则髓不满骨,故软弱而不能行……胎气不强,骨气软弱,筋脉无力……髓不满,骨故软弱”。

4、[5]以上说明小儿脑瘫的发生与先天不足,肾精亏虚有密切关系。临床上,此类脑瘫患儿多表现为坐、立、行迟,出牙迟,颈项痿软,腰脊无力,膝胫痿弱,面色苍白,脉细,舌质淡。其治则为益肾填精,在中医辨证施治方面可予脑瘫Ⅰ号方加减,方中肉桂、鹿角霜、狗脊、杜仲、牛膝等补火壮阳,引火归元,党参、白术、黄芪、淮山等以健脾养胃,“补后天而强先天”5,共奏补肾益髓之功。针灸方面,宜选取肾俞、命门、涌泉、三阴交等穴位进行针刺治疗,肾俞乃肾经之背腧穴,配合督脉之命门穴,两穴合用,可以起到调补肾气,壮阳强腰之功效,涌泉为肾经之井穴,针刺该穴一方面可以滋养肾阴,另一方面可以清心开窍,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

5、足少阴肾经及足厥阴肝经所交会之穴,针刺其可滋养肝肾之阴,补肾填精。此类患儿的针刺手法可使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小于2岁者不宜留针,2岁以上可留针15-30分钟,避免久留针有耗伤正气之虞,肾俞、命门等穴配合灸法同用,效果更佳。推拿方面,可选用足少阴肾经顺经点穴按摩以滋阴补肾,在肾经之原穴太溪、络穴大钟可重点推揉点按,以出现酸胀感为度,如小儿尚未能言,则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并予补肾经、点按肾俞穴等手法以加强效果。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四肢肌肉。小儿出生后,护养失宜,饮食不节,或疾病缠绵,治疗不当,或药物损害,产时或产后外伤,致脏腑功能失调,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无源,

6、筋骨肌肉失于滋养,肌肉松弛而不能用,导致肢体痿弱。明代《保婴撮要·五软》中提及:“手足软者,脾主四肢,乃中洲之气不足,不能营养四肢,故肉少皮宽,饮食不为肌肤也;口软者,口为脾之窍,上下龈属于手足阳明,阳明主胃,脾胃气虚舌不能藏,而常舒出也”。[6]同时,后天失养亦可致小儿髓海不充。《灵枢·五癃津液别论》曰:“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因此脾胃运化功能正常与否,密切关系到机体精微物质是否充足,直接影响脑的功能。可见,后天失养,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亦可致小儿髓海不充,进而影响脑的正常功能。因此,小儿脑瘫的发生与后天失养,脾胃虚弱关系密切。临床上,此类

7、患儿主要表现为肌肉松软无力,站立不能,身体下坠,手软下垂,抬举无力,口唇松软,少气懒言,面色无华,纳食偏少,唇淡,苔白,脉细。中医辨证施治方面宜以脑瘫Ⅱ号方加减,此方以健脾益气为法,方中茯苓、党参、白术、淮山、黄芪合用,共奏健脾益气之功,合以牛膝、杜仲、山萸肉以补肾强腰壮骨,谷芽、麦芽以消食导滞,麦冬以滋养阴份。中药煎剂宜连续服用,一般连续服用15剂后,休息7天,再服15剂,共45剂为一疗程。针灸方面,除选取脾俞、胃俞、足三里、中脘、伏兔等经典穴位进行针刺外,可多予艾灸治疗,取“针之不及,灸之所及”之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