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机制概述

精益生产机制概述

ID:40185802

大小:26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24

精益生产机制概述_第1页
精益生产机制概述_第2页
精益生产机制概述_第3页
精益生产机制概述_第4页
精益生产机制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益生产机制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精益生产机制摘要:文章首先澄清了精益生产的真正含义,在此基础上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与太极图相结合,尝试构造了一个直观的精益生产机制框架图,力图帮助我国企业更全面深刻地把握精益生产的内涵。文章最后在讨论部分提出了一个从时间、空间和执行力三个维度实施精益生产的结构图,试图为精益生产的实施提供几点概念性的指导。关键词:TPS,精益生产机制,框架图一、精益生产1.1精益生产方式产生的背景(1)TPS(丰田生产方式)早在1949年,面对日本国内的有限市场和企业间的激励竞争,丰田公司面临经营危机并到趋于破产的地步。于是,丰田公司向银行提出了援助。与此同时,银行要求丰田公司设

2、立独立于丰田制造工厂的销售公司,并提出按销售量安排生产的要求。也就是说,按销售量生产的Just-In-Time(以后简称JIT)生产方式,最早是在第三方(银行)的要求下,作为企业的生存条件提出来的。这时,丰田公司所面临的主要解决课题就是,如何在不增加产量的前提下,提高生产率的问题。然而,当时的丰田公司,其内部管理处于一片混乱状态。因不能按时提供必要的零部件,生产不能正常进行,经常是到月末集中生产,急赶进度。这种月末集中生产的方式不仅导致了库存及等待的极大浪费,而且也导致了质量上的不稳定。因此,公司就着力于实现均衡生产。就是在这样所有资源都受限制的环境之中,在必要的

3、时间,按照必要的数量,生产必要产品的JIT思想和它的管理理论应运而生。它在实践中发挥出的巨大功效引发了其它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研究热潮,进而催生了精益生产的诞生。(2)精益生产(leanproduction)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专门设立了“国际汽车研究项目”(IMVP)课题,试图调查分析日本生产模式的特点,并在1990年将这种模式命名为精益生产(leanproduction)。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征是:——以人为中心,把员工看作是比设备更重要的制造资源。强调员工与企业利益的一致性,强调员工的终身雇佣和终身教育,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个人能力和群体智慧;——以

4、小组工作(teamwork)为企业员工组织的主要形式,让员工成为多面手,承担尽可能的责任,参与决策和管理;——以“精益”为手段,在产品设计、制造、销售等各个环节剔除一切多余和无用的东西,在生过程中实行准时制(JIT)和全面质量管理;——以“顾客需求驱动”为产品开发原点,采用并行工程(concurrentengineering)缩短产品研发时间,使企业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以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作为处理企业与顾客、企业与合作伙伴的关系准则。由此可见,精益生产作为一种全新的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的生产方式,并非仅仅是若干新的管理思想和手段的局部应用,而是一整套与企业内外部

5、环境、企业文化、技术运用方式以及管理方法高度融合的综合体系。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在传统生产模式中也在采用的技术,如并工程、全面质量管理等,在精益生产中能发挥更大效益的原因。精益生产强调最大限度地消灭一切环节中的浪费,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强调向管理要效益,不以高度自动化的生产设备为前提,这对于中国的制造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具有特的重要意义。随着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我们有必要赋予精益生产更丰富的内容以适应实践的需求。在综合丰田生产方式诸要素的基础上,我们融入了当代许多有价值的工具,并结合太极构造了一个精益生产机制框架图。图1精益生产机制框架图二、精益生产机制2.1精

6、益生产机制的核心要素(1)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TPS的基础,也是精益生产机制的基础。持续改进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从局部到整体永远存在着改进与提高的余地。在工作、操作方法、质量、生产结构和管理方式上要不断地改进与提高。2.消除一切浪费。丰田式生产管理哲学认为不能提高附加价值的一切工作(包括生产过剩、库存、等待、搬运、加工中的某些活动,多余的动作,不良品的返工等)都浪费。这些浪费必须经过全员努力不断消除。3.连续改进。它是指以消除浪费和改进提高的思想为依托,对生产与管理中的问题,采用由易到难的原则,不断地改善、巩固,改善、提高的方法,经过不懈的努力,以求长期

7、的积累,获得显著效果。(2)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求尊重人、理解人、维护人,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人为本与持续改进是实施精益生产相辅相成的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有可能实现企业绩效的持续改进。这就需要加强企业文化以及多维度激励约束体系的建设,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激励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3)创新。这里所说的创新既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精益生产的实施离不开创新的支持,只有通过创新突破发展的瓶颈,适应市场的要求,才能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创新与需求是密切联系的两方面,

8、创新不能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