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历史八下复习提纲

人教历史八下复习提纲

ID:40186674

大小:356.37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7-24

人教历史八下复习提纲_第1页
人教历史八下复习提纲_第2页
人教历史八下复习提纲_第3页
人教历史八下复习提纲_第4页
人教历史八下复习提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历史八下复习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开国大典1、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A.时间地点:1949.9,北平B.内容:通过《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选举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改名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天安门广场建人民英雄纪念碑2、开国大典1949.10.1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世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P4西藏和平解放1、1951年,阿沛.阿旺晋美与中央政府谈判达成协议2、西藏和平解放,标志大陆基本统一。第1课第2课一、

2、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背景:1950.6朝鲜内战爆发、美国侵略朝鲜、入侵台湾海峡,威胁中国安全2、过程(1)1950.10彭德怀率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2)朝中军队发起五次战役、战线稳定三八线(3)1953.7美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中朝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3、抗美援朝胜利的主要原因:中朝军民的英勇战斗4、战争胜利的意义: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保卫了朝鲜和中国的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二、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1、在上甘岭战役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黄继光2、为严守

3、潜伏纪律被大火吞噬的邱少云3、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一、土地改革的原因(必要性)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根本原因)2、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是巩固政权的需要二、土地改革的过程三、土地改革完成的意义3、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并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1、标志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结束和地主阶级的消灭;2、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第3课2、结果:A、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B、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

4、地所有制,但没有废除土地私有。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进行土地改革.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背景:我国需要由落后的农业国向工业化国家转变2、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3、基本任务:4、时间:1953年~1957年5、成就:A、工业: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一个飞机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B、交通运输:一座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两条铁路:鹰厦、宝成;

5、三条公路:新藏,川藏,青藏C、东北工业基地形成,沿海工业基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建立新的工业基地。P20图6、意义: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第4课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1954.9在北京召开第一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内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3、意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第4课1、三大改造指的是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农业、手工业改造的方式是组织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是公私合

6、营,特点是和平赎买4、三大改造的性质: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公有制5、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意义)6、局限: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第5课中共八大召开19561958⑴背景:国际: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国内: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⑵内容: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提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⑶意义: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提出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三面红旗结果:形成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

7、“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造成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困难一、探索中的良好开端和失误第6课二、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1、成就(1)石油工业最突出,建成大庆油田,结束中国依靠“洋油”的时代(2)发展电子、原子能、航天等新兴工业2、英模:“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人民的好战士雷锋1961⑶教训: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全面调整国民经济⑵原因:对国情分析不够,缺乏建设经验,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第6课一、动乱篇1、“文革”爆发的原因A.毛泽东对党内和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作了错

8、误的分析他认为党内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B.林彪、江青一伙野心家,助长毛泽东的错误;C.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的交互作用。2、“文革”过程:A.1966年中共中央发出开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