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文学类常见题型及规范答题模式

38、文学类常见题型及规范答题模式

ID:40199644

大小:173.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7-25

38、文学类常见题型及规范答题模式_第1页
38、文学类常见题型及规范答题模式_第2页
38、文学类常见题型及规范答题模式_第3页
38、文学类常见题型及规范答题模式_第4页
38、文学类常见题型及规范答题模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38、文学类常见题型及规范答题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学类常见题型及规范答题模式1.词语含义;2.句子含义;3.布局谋篇;4.归纳内容要点;5.作者观点态度;6.形象、语言、表达技巧;7.评价文章思想内容、观点态度(开放型)。一、有关语言修辞的题型1.描绘类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例1:“好一个调皮的孩子”,为什么不说成“真是可爱的孩子”?语段: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

2、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节选自谢大光《鼎湖山听泉》)答案:因为“好一个”比“真是”感情更强烈,“调皮”比“可爱”更切合爱女的性格特征。2.结构类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例2:文中的“告诫”“教训”“意味深长”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

3、什么?语段:“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节选自《荷包蛋》)答案:不能。因为文中这三个词语是递进关系,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3.修辞类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3.对比:强调了……突出了……1

4、84.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5.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比喻:生动形象,化抽象为具体。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夸张: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使物具有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对偶: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章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排比:结构紧凑,文章贯通;增强文章的气势,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强烈表达

5、作者的思想感情。反复: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增强旋律美。借代:生动活泼,使评议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突出效果。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强化作用。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说服力。双关:表达含蓄,语意丰富。层递:突出特点衬托: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对比:总的说来,能使语言色彩鲜明。具体地说:两物对比:揭示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的对立,

6、使人们在比较中得到鉴别。一物对比:揭示事物的对立面,反映事物内部既矛盾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使人们全面地看问题。例3:怎样理解这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的表达作用?语段: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节选《话说知音》)答:此处运用了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二、有关布局谋篇的题型提问方式:

7、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结构上的作用:18A、开头段: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揭示主题。B、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C、结尾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卒章显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