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时钟模式”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的思考

实施“时钟模式”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的思考

ID:40200201

大小:2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25

实施“时钟模式”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的思考_第1页
实施“时钟模式”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的思考_第2页
实施“时钟模式”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的思考_第3页
实施“时钟模式”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的思考_第4页
实施“时钟模式”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施“时钟模式”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施“时钟模式”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的思考近年来,XX河口区国税局在税收管理实践中,逐步探索建立了一种税源监控管理的“时钟运转模式”,即以征管机制为“动力系统”,以税源为“钟面”,以专业化管理为“指针”,从完善机制配置“动力”入手,对税源进行科学分类铺设“钟面”,实施专业化管理运转“钟针”进行“扫描式”监管,做到点上抓住重点行业、线上控制一般行业、面上规范较小行业,全面提升了税源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一、完善机制,精密配置业务流转“动力系统”现代税收管理都以流程化模式运转,岗责体系就是业务流转的“主轴”,总业务流各环节是主轴上的“齿轮”,分业务

2、流各环节是主轴齿轮啮合带动的其他“齿轮”。这种运转模式与“时钟”转动相似,该局借鉴“时钟模式”,为税收管理装上“发动机”。(一)明晰岗责体系,锻造“主轴”岗责体系是征管体系的骨架,是业务流转的“主轴”。为锻造强力“主轴”,该局一是强化领导。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靠上抓,牵头单位组织协调,其他单位各负其责、积极配合”的征管工作领导机制,并落实了上下联动、横向互动和与外部门信息协作机制,形成了全局抓征管的工作合力。二是梳理岗责。按照因事设岗的原则,对全局岗位设置逐个进行了复核审定,对确有必要的予以保留,对可有可无的进行了整合。同时,对各岗位的

3、工作职责逐项进行了梳理,明确了岗位之间的责任界限,重点解决了职责交叉、岗责不清等问题。三是完善制度。按照“科学系统,分类明确,高效实用,持续改进”的理念,对涉及税收征管体系建设的93项制度,17项机制,39项措施逐一进行了修订,保留了行之有效的内容,废止了已经过时或不切实际的内容,完善了存在缺陷的部分。从而在全局建立起了领导有力、权责明晰、制度健全的岗责体系。(二)精细征管流程,打磨“齿轮”流程是征管体系的“脉络”,是体系流转的“齿轮”。作为“主轴齿轮”的总业务流按照“环环相扣、流转便捷”的基本要求,统一实行“办税服务厅窗口集中受理,各环节内部

4、流转、限时办结、窗口统一出件”的业务流转方式。作为“主轴齿轮”啮合带动的其他“齿轮”的分业务流分为即办事项和非即办事项两类。经过梳理,即办事项分6大类36小项,非即办事项分6大类17小项,每项业务均设计了具体的流程图,都在总业务流的带动下按照总业务流的流转方式流转,从而实现了“主轴齿轮”(总业务流)与“其他齿轮”(分业务流)的“无缝隙啮合”,为“动力系统”高效有序运转奠定了基础。(三)全程考核控制,上足“发条”以监督考核作为“时钟模式”中的动力系统,实施四层考核,为“主轴齿轮”高效运转提供不竭动力。一是充分利用综合征管软件、税收预警评估系统、税

5、收执法信息管理系统等相关信息数据,对业务流转时限、衔接等进行全程监控。二是由各岗位人员对照岗责自行检查,加强自我控制,并对上一环节的工作成效进行监督验证,加强流转控制。三是由各单位对内部岗位工作成效进行检查评估,加强内部控制。四是由考核部门每季度组织一次集中考核,检查各单位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隐患,结合各单位、各岗位自控结果召开季度监督考核讲评会,评价各单位、岗位以及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责任追究和考核扣分,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纠正措施,提出预防意见,进行跟踪验证,从源头上杜绝同类问题再次发生。层层监督考核确保了税收征管业务的有效规范流转

6、。二、结合税源,科学铺设行业分类“钟面平台”税源是“时钟”的“表盘”。该局将所辖税源按行业进行分类,铺设好“钟面平台”,为实施专业化管理奠定基础。按行业对税源进行分类能够覆盖所有税源。行业是所有纳税人都具有的基本特征,行业也是与纳税人经营和纳税密切相关的关键因素。通过行业分类可反映整体税源情况,便于监控和管理。同时,按行业分类便于运用行业指标分析工具对税源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同一行业纳税人的经济指标和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指标具有一定的同质性和可比性,运用计算机分析系统采集数据分析比较,更容易发现企业间的差异、寻找疑点。通过行业宏观看企业微观,

7、有利于增强税源监管的力度和科学性。再者,对税源进行行业分类管理与现行的重点企业管理和风险管理并不矛盾。按行业分类是基础性的分类,重点税源企业、重点风险企业等特殊企业管理可以嫁接到行业分类管理之中,对各个行业中的特殊企业实施有针对性的差别化管理,更能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基于这些认识,结合税源特点,根据纳税人生产经营的主业,把全局税源划分为20个行业,铺设好了“钟面”。在此基础上,广泛采集各方信息,研究制定了石油炼化业、原油开采业、板纸加工业、建材制造加工业、成品油零售业、棉花加工业、盐业生产、盐化工等8个行业的税源管理办法;根据石油炼化行业的生产工

8、艺,设定主要原料产品(原油)、产成品(汽油、柴油、丙烯、液化气、渣油、蜡油等)等控制指标,研究制定了石油炼化行业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总结监控重点,监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