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培训(78p)

模具制造培训(78p)

ID:40205342

大小:5.84 MB

页数:78页

时间:2019-07-25

模具制造培训(78p)_第1页
模具制造培训(78p)_第2页
模具制造培训(78p)_第3页
模具制造培训(78p)_第4页
模具制造培训(78p)_第5页
资源描述:

《模具制造培训(78p)》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模具制造培训教材1、模具基本结构2、产品图和模具加工图审核3、产品材料与收缩率4、加工流程与工艺5、钳工加工6、模具合模与组装7、模具维修方案8、模具使用和保养9、量具使用和保养10、模具检验标准和方法11、摇臂钻床工作原理及操作12、合模机工作原理及操作13、行车工作原理及操作14、喷砂机工作原理及操作15、试水机工作原理及操作16、台切机工作原理及操作17、模具焊接工作原理及操作18、电火花加工技术基础19、线切割加工技术基础一、二板式(大水口) 二、三板式(细水口)#41、模具基本结构

2、#5#6大水口结构#9#10细水口结构2、产品图和模具加工图审核产品图和模具加工图的审核是模具制造与维修的重要一环。钳工需将产品图与模具图先熟悉清楚,根据材料收缩率检查模具图各尺寸是否正确,核对如有问题及时反馈给设计人员修正。对模具结构有不同的思路可与设计人员或现场干部讨论,以达到模具结构较理想之目的。3、产品材料与收缩率产品材料基本性能与收缩率是钳工应具备的基本常识,以下材料为我司常用材料,性能与收缩率概况如下:PE料:PE料分硬性与软性两种,收缩率1.5%-4.0%之间;PP料:优点为韧性好

3、,缺点刚性差,有后收缩现象,易老化变脆注塑易毛边,模温在35℃-65℃为宜,收缩率1.2%-2.5%;PVC料:材料分硬质、半硬质、软质。易腐蚀模具,模温30℃-50℃。进胶口宜大不宜小,模具不可做热流道模具,收缩率:硬质:1%-15%,软质:1.5%-2.3%;PS料:流动性好,冷却快,内应力大,收缩率0.4%-0.6%;PC料:俗称防弹玻璃,韧性、刚性良好、强度高,冲击性能高,注塑时需使用模温机控制模温,模温80℃-110℃,收缩率0.5%-0.7%。塑料模具的加工流程介绍开料:前模料、后模

4、模料、镶件料、行位料、斜顶料;开框:前模模框、后模模框; 开粗:前模模腔开粗、后模模腔开粗、分模线开粗;电极:前模电极、后模电极、分模线清角电极;4、加工流程与工艺线切割:镶件分模线、电极、斜顶枕位;CNC铣床:精铣分模线、精铣后模模芯;电火花:前模粗/精电极、分模线清角、其它:浇口套、压板、垃圾钉(限位钉);顶针;钻孔、针孔、浇口、支撑柱、弹簧、水道行位、斜顶、抛光、拉杆螺丝拉钩、弹簧、淬火、行位表面氮化;复顶针、配顶针;修模刻字。精密模具的制作与要求对于精密型模具,不论在机加工方面,还是钳工

5、的组配方面,必须严谨,做到精益求精,以下几点:第一.材料的要求:A.模胚,B.模座,C.零配件等等都须经过检测才能开始使用,其中包括材质问题,热处理后模仁的洛氏硬度,顶针的规格,台阶(挂台),锥度定位块,轴承等等都应达标.备注:模座必须检测六面垂直度,导柱,导套须用锥度塞规检测在内使用。+0.02-0第二.机加工的要求:A.磨床加工:a.公母模仁第一次加工到六面垂直,还有平整度,长宽厚须留热处理的余量,待热处理后再精配.b.对于零配件加工完后,都须经投影仪检测,跟图纸公差吻合,不能有正负差异值,

6、确定走正值或负值,每个工件保证走的数字一样,再进入组装,包括顶针台阶,镶件的斜度,R角,中心位置等等c.精研磨平面,或是研磨曲面分型面,零配件等的光洁度都须在△8B.CNC铣床加工:a.对热处理前磨床第一次加工好的模仁,按程序进行粗加工,后钳工对所粗加工的模仁进行检查,观察工件是否加工到位,如:顶针引点,钼丝孔引点,其它工艺孔引点,图纸的外型进行审查,后钳工进行顶针孔,水路,水路的深度,螺牙攻丝等一系列热处理前工作,再待热处理后作进一步精加工.b.热处理后的CNC精加工,也是按程序加工,并保证模

7、仁的平面光洁度,还有流道的R角处是否按图纸加工,光洁度是否在△7c.钳工应结合图纸审核,完后进入CNC不能加工到位的部位放电程序.C.电火花加工:a.此工序是关键步骤:必须用火花间隙来控制尺寸,尤其是关键配合尺寸,并给抛光留余量,在火花加工之前,电极须经过抛光研磨后检测再投入用使用.b.火花加工包括模仁曲面加工,清角部件加工,R角过度加工,进胶口加工,光洁度都应在7以上,再进入QC检测中c.火花加工也应在图纸的管控之中加工,包括公差值D.线割加工:a.在线割时应保证工件的垂直度,孔距尺寸的大小,

8、以及孔内的光洁度在△8b.镶件加工应保证留有0.1-0.2mm的余量,让磨床精研磨c.待加好后,跟图纸吻合进入QC检测中第三,钳工的组配要求:对于以上机加工完成的零配件,都已确认后进入实物组配过程:A.配合位置:a.型腔与模仁配合:b.滑块与导轨配合:具体视工件而定c.插穿部位:零配合d.碰穿部位:+0.00-0.03+0.00-0.03–-0.10+0.00-0.02e.滑块与压块:视滑块大小与分型面配合要求而定。B、零配件组装配合尺寸:a.回位销:或视产品要求而定b.顶针高度:高于产品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