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鲁迅与周作人的创作

第二章、鲁迅与周作人的创作

ID:40226762

大小:998.00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9-07-27

第二章、鲁迅与周作人的创作_第1页
第二章、鲁迅与周作人的创作_第2页
第二章、鲁迅与周作人的创作_第3页
第二章、鲁迅与周作人的创作_第4页
第二章、鲁迅与周作人的创作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鲁迅与周作人的创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鲁迅和周作人文学创作第一节、周氏两兄弟传1、简单年表:鲁迅(1881-1936),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家庭。原名周树人,字豫才,1919年用笔名鲁迅。周作人(1885-1967),人称知堂老人。父亲早年英逝,自小家道中落,曾寄居鲁镇舅舅家,尝尽人间炎凉。兄弟俩从小感情深厚,相互扶持。先后从私塾转到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接触西方文化。1902年鲁迅考取日本官费留学,经常与在南京的周作人、绍兴的周建人通信。仙台学医,意在救治贫弱国人,发现思想麻木是中国人最大的病症,决心弃医从文。在日本加入反清革命组织。1906年7月鲁迅被母亲骗回家迎娶朱安,婚后未

2、与朱安同居,重回日本。1909年因家庭经济原因回国教书,并负担两个弟弟的费用。期间鲁迅心情郁闷,常借酒消愁。1912年蔡元培任职教育部长,鲁迅在教育部任职,前往北京。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1915年周作人带着日本妻子羽太信子回国。1917年周作人受聘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书,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兄弟二人声誉极高。1919年冬天,兄弟二人结束了在绍兴会馆的寄居生活,搬入八道湾11号,开始大家庭的生活。1920年秋,鲁迅在北大文学院授课,讲授《中国小说史》。这门课名义上是小说研究,实际却是对历史的观察和对社会的批判。诗人冯至后来回忆说:“每当鲁迅先生仰着冷静苍

3、白的面孔走进北大教室,喧闹的教室就只剩下了呼吸声--大家听着他的《中国小说史略》,仿佛听到了全人类灵魂的历史,混杂着欢乐与悲哀,爱恋与憎恨,羞惭与愤怒。”大家庭住到一起,矛盾开始凸现。周建人最早离开,1923年7月19日周作人写了封断交信给鲁迅,8月2日鲁迅搬出八道湾。1924年初夏,两人发生正面冲突,从此兄弟反目。1925年在北师大执教,结识许广平。1926-1927年两人前往厦门、广州等地任教,后回到上海。自1927年起,鲁迅辞去公职,开始自由写作,风格也开始转变,政治意味更浓。1927年李大钊被张作霖绞死,周作人愤而写作捍卫李大钊的名誉,并暗中保护其儿

4、子出国。从此,周作人开始转向散淡闲适的书斋生活,提倡“闭户读书”,主张“苟全性命于乱世”。京派作家由此诞生。30年代尤其是日本侵略中国之后,鲁迅对国民党的作派越来越不满,而对共产党报以希望。三十年代,鲁迅与周作人之间仍有文字上的争辩,鲁迅表示出要与周作人和好,并希望他南下上海,然而周作人全然不理。1936年鲁迅逝世,周作人没有南下参加葬礼,在北大参加了纪念活动。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攻入了北京。周作人没有随北大迁往西南,成为北大的留守人员。1939年,周作人正式成为汉奸,担任了教育总署督办兼北大文学院院长。此间,周建人也曾去信请周作人南下,但也遭到了拒

5、绝。1946年在胡适的帮助下,周作人免于一死,被判刑10年,1949年提前释放。胡适劝其前往台湾,周作人拒绝。后受到毛泽东的保护,在上海度过余生。晚年感念兄弟之情,常回忆童年之事。文革受到批斗,1967年去世。1927年在广州西关,1936年去世第二节、鲁迅的小说创作一、作品总览鲁迅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其中包括小说、散文、学术论文等。在小说方面他的代表作主要是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以及〈坟〉、〈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此外还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等学术著作。二、《呐喊》《彷徨》1、关

6、于农民题材开创了中国乡土小说的先声。《故乡》、《祝福》、《药》、《阿Q正传》等小说就是此类题材的代表作,作者对这些人物采取了既同情又批判的态度。2、关于知识分子题材表现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一般都是反映知识分子内在的焦虑、孤独感,如《孤独者》、《在酒楼上》、《伤逝》等。3、《呐喊》、《彷徨》的创作方法1)、现实主义2)、浪漫主义3)、象征主义4、鲁迅小说的艺术成就1)、面临双重任务:以现实主义笔法引导小说反映中国现实,又要创造性地吸取中外文学的养分尤其是西方近代小说的经验,突破旧小说的模式和手法,为现代小说的发展奠定基础。中国现代小说从他开始垦荒,又在其手中走向

7、成熟。2)、小说的艺术特点:①别开生面的小说艺术格局,具有高度的不重复性。“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新形式,而这些新形式又莫不给青年作者以极大的影响,欣然有多数人跟上去试验。”——茅盾“横切面式”的小说(如《孔乙己》、《风波》等);“纵切面式”的小说(如《孤独者》等)②“入骨入化”的白描,具有“点睛之妙”的白描“‘白描’却并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异而已。”“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

8、意思”。——鲁迅闰土的肖像:先前紫色的圆脸,已变作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