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第十三章内能

中学物理第十三章内能

ID:40232381

大小:307.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7-27

中学物理第十三章内能_第1页
中学物理第十三章内能_第2页
中学物理第十三章内能_第3页
中学物理第十三章内能_第4页
中学物理第十三章内能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三章内能复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1、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和原子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3、扩散现象发生在之间气体液体固体4、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5、分子间存在间隙6、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像被弹簧连着的小球固态物质的分子排列规则,就像坐在座位上的学生。液态物质的分子可以移动,就像课间教室中的学生。气态物质的分子几乎不受力的约束,就像操场上乱跑的学生。判断正误1、只要物体

2、吸收了热量,温度就一定会升高3、只要物体温度不变,就没有吸热或放热2、只要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就一定吸热4、在0℃所有物体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5、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和液体分子间无间隙(×)(×)(×)(×)(×)6、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内能越大(×)7、校门口烤臭豆腐的小摊,同学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_______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_________。扩散越剧烈8、将10ml的水与10ml的酒精相混合,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20ml,这表明()

3、A.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B.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C.分子之间有空隙D.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9、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A.烟雾弥漫B.雪花飞舞C.香气扑鼻D.尘土飞扬CC第二节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定义:单位:焦耳(J)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机械能动能势能内能动能势能物体物体物体物体分子分子机械能与整个物体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

4、的能。方式内能如何变化能的种类是否改变如何量度改变了多少改变内能的实质是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法热传递做功物体吸收热量内能_____;物体放出热量,内能_____。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_____;物体对外做功,本身内能_____。不变改变热量的多少做功的多少内能的转移机械能与内能相互转化增加减少增加减少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在地面上的冰块无内能B空中尺行的飞机比地面上静止的火车的内能多C动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D自然界中任何状态下处于任何位置的物体都有内能D4、一个物体的温度不变,那么()A它

5、的内能一定不变B它的内能一定增大C它的内能一定减小D它的内能可能增大D3、下列事件属于利用内能做功的是()A用暖水袋取暖B冬天室内用暖气供暖C内燃机使汽车行驶D用电热水器加热水C2、冬天,双手反复磨擦,手会感到暖和;用嘴对着双手“呵气”手也会感到暖和,前者是利用方式增加了手内能,后者是利用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热传递做功第三节 比热容比热容的概念:用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C;所吸收的热量来描述物质吸收热量的能力。比热容的符号:用“C”表示一、比热容的概念二、比热容的单位、物理意义1、单位:C

6、水=,4.2X103J/(㎏·℃)及其物理含义是:.表示1㎏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为4.2X103JJ/(kg·℃)焦耳每千克摄氏度2、比热熔表(1)物质比热熔与物质种类、状态有关(2)水的比热熔最大3、比热熔的物理用途反应的是某种物质吸收热量的本领的物理量比热熔越大越不容易升温也越不容易降温比热熔反应的是物质能稳定温度的能力比热熔是反应物质自身特性的物理量,和密度一样。他不随质量、体积的变化变化。7/15/2021公式:Q吸=Cm(t-t0)或Q放=Cm(t0-t)注释:Q表示热量,C

7、表示比热容,m表示物质的质量,t表示末温,t0表示初温。四、热量的计算1、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块铁的比热容比一个铁钉的比热容大B吸收热量越多的物体比热容越大C物质的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跟物体的质量吸热的多少温度的高低都无关D种物质的比热容一定相同五、练一练C7/15/20212、有四位学生,为了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实验记录,根据记录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A、B两烧

8、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2)比较C、D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3)比较A、C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4)综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等因素有关。烧杯号液体质量/g初温/°C末温/°C加热时间/minA水20020288B水10020284C煤油20020284D煤油20020242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质量有关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温度变化有关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有关比热容、物体质量、温度变化7/15/20213、将200克、80℃的热水和20℃的水相混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