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1)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1)

ID:40237738

大小:49.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7-28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1)_第1页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1)_第2页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1)_第3页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1)_第4页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1)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教师专业标准2011年12月12日,教育部云南省楚雄市大地基乡中心小学教师标准通常包括通用性(政策性)标准和专业性(业务性)标准。《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属于政策性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属于专业性(业务性)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南针是小学教师专业活动的坐标系是小学教师专业水平的测量仪是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是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南针是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依据“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要求小学教师“将保护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保护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要求小学教师具有综合

2、性知识,并突出了他们的教学能力是小学教师专业活动的坐标系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好教师”:3个维度、13个领域和58项基本要求要求教师“不讽刺、挖苦小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小学生”,对教师的不当行为做出了规范要求教师“妥善应对突发事件”,对教师的基本素养提出了要求是小学教师专业水平的测量仪是对小学教师进行专业评价的基本依据对于转变目前小学教师职称评定中唯学历和唯论文发表的倾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小学教师的态度、知识和能力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能够明确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养;可以通过具体的标准对教师的发展水平和进步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价是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会激励小学教师进行合理的

3、专业发展规划,通过各种校本研修和教师培训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评价依据。小学教师可以借助外部的绩效考核和内部的专业规划推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制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作用《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一、基本理念(一)学生为本(二)师德为先(三)能力为重(四)终身学习二、基本内容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3个维度、13个领域和58项基本要求(一)职业理解与认识1.贯彻

4、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2.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3.认同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专业理念与师德(一)职业理解与认识(二)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四)个人修养与行为(二)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6.关爱小学生,重视小学生身心健康,将保护小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7.尊重小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小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小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小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小学生。8.信任小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

5、足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9.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小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小学生全面发展。11.尊重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小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12.引导小学生体验学习乐趣,保护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小学生的广泛兴趣、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13.引导小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四)个人修养与行为14.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15.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16.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17.勤于学习,不断进取。18.衣着整洁得体

6、,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专业知识(五)小学生发展知识(六)学科知识(七)教育教学知识(八)通识性知识(五)小学生发展知识19.了解关于小学生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20.了解不同年龄及有特殊需要的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掌握保护和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策略与方法。21.了解不同年龄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知识。22.了解幼小和小初衔接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帮助小学生顺利过渡的方法。23.了解对小学生进行青春期和性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24.了解小学生安全防护的知识,掌握针对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侵犯与伤害行为的预防与应对方法。(六)学科知

7、识25.适应小学综合性教学的要求,了解多学科知识。26.掌握所教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27.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了解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七)教育教学知识28.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29.掌握小学生品行养成的特点和规律。30.掌握不同年龄小学生的认知规律。31.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知识。(八)通识性知识32.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33.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34.具有相应的艺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