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统计学5-20121116-学生

人口统计学5-20121116-学生

ID:40244270

大小:569.00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7-28

人口统计学5-20121116-学生_第1页
人口统计学5-20121116-学生_第2页
人口统计学5-20121116-学生_第3页
人口统计学5-20121116-学生_第4页
人口统计学5-20121116-学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口统计学5-20121116-学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生育分析1、CBR2、GFR3、ASFR4、PeriodTFR5、CohortTFR亦可测量已婚者生育水平:一、生育水平测量指标1、NIR(NaturalIncreaseRate)2、GRR(GrossReproductiveRate)3、NRR(NetReproductiveRate)4、MLG(MeanLengthofGeneration)二、人口发展与人口再生育的测量指标1、欧美国家生育水平的变化2、发展中国家生育水平的变化3、中国生育率的变化三、生育水平的变化与差别1、Demograp

2、hicTransitionTheory简化理论:死亡率降低,尤其是婴儿死亡率降低,导致生育率下降。2、发展理论:社会经济水平发展→生育率下降。3.ThresholdHypothesis,“门槛假设”4、DemandforChildrenTheory,孩子需求论5、政策导向论/社会需求论四、解释生育率下降的理论五、中国现行的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国家干部和职工、城镇居民除有特殊情况经过批准,可以生第二个孩子外,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农村也要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

3、个孩子;某些群众确有实际困难,经过批准可以间隔几年以后生第二个孩子。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和民族素质,在少数民族中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要求和做法由各自治区或所在省决定。(一)趋势分析法(二)出生率因子分析法(三)生育率中间变量模型六、生育水平分析1、动态数列分析:将计算的生育水平指标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分析。分析指标:绝对增长量:累计、逐年发展速度:定基比、环比增长速度:定基比、环比(一)趋势分析法yearTFR绝对增长量发展速度%增长速度%累计逐年定基比 环比定基比 环比19715.4

4、19725.019734.5……19792.719802.2中国70年代生育水平动态分析yearTFR绝对增长量发展速度%增长速度%累计逐年定基比 环比定基比 环比19715.4------------19725.0-0.4-0.49393-7-719734.5-0.9-0.58390-17-10……19792.7-2.7-0.050100-50019802.2-3.2-0.54181-59-19中国70年代生育水平动态分析直线回归方程:CBR=35.79–0.03479t(1950年–1970年)

5、CBR=96.20–0.9528t(1971年–1985年)见pp.114非线性模型:灰色模型分析、残差自回归模型,等2、拟合直线/曲线模型分析(二)出生率因子分析法(DecompositionAnalysisofComponentforBirthRate)分子、分母同乘某年龄组妇女数Wj分子、分母同乘已婚妇女数MjBWjMjBjCBR=-------=∑(----x----x----)PPWjMjj:母亲年龄其中:Wj/P,为某年龄组妇女占总人口的比例;Mj/Wj,为某年龄组已婚妇女的比例;Bj/

6、Mj,为某年龄组已婚妇女生育率;BWjMjBjCBR=---------=∑(----x----x----)PPWjMj↑↑↑j:年龄人口婚姻生育水平构成因素因素因素WMFCBR被分解为三个部分,即,分解为三个因素/因子:应用:利用该基本原理,分析三个因子对出生率变化的作用。即,分析同一人群不同时期的出生率的差别,或,不同人群的出生率的差别,是如何由这三个因子的不同造成的。例如:CBR1(1964年)=39.14‰CBR2(1982年)=21.09‰变化了:-18.05‰CBR2-CBR1=ΔCBR

7、=∑(W2j·M2j·F2j)–∑(W1j·M1j·F1j)分析模型:展开并合并同类项=∑((ΔWj+W1j)·(ΔMj+M1j)·(ΔFj+F1j))–∑(W1j·M1j·F1j)∵ΔWj=W2j-W1j;ΔMj=M2j-M1j;ΔFj=F2j-F1j∴W2j=ΔWj+W1j;M2j=ΔMj+M1j;F2j=ΔFj+F1jCBR2-CBR1=∑ΔW·M1·F1+∑W1·ΔM·F1+∑W1·M1·ΔF+∑ΔW·ΔM·F1+∑W1·ΔM·ΔF+∑ΔW·M1·ΔF+∑ΔW·ΔM·ΔF前三项:MainEf

8、fect,其中,第1项:育龄妇女构成改变引起的出生率的变化;第2项:已婚比例改变引起的出生率的变化;第3项:已婚(年龄别)生育率改变引起的出生率的变化;第4-7项为交互作用。年龄(j)1964年(i=1)W1jM1jF1jW1jM1jF1j15~(1)0.04280.263080.260000.0029320~(2)0.03500.649980.442830.0100725~(3)0.03400.926640.324920.0102430~(4)0.03170.99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