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ID:40255975

大小:30.48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7-29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_第1页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_第2页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_第3页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_第4页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将心比心》教学设计王若兰一、教材分析 《将心比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在这个以“真诚待人”为主题的单元里,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本文以"将心比心"为题,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如果在生活中我们能将心比心,那么,我们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故事显浅而紧扣生活,在情感态度教育方面,它通过揭示“多为别人着想”这一道理,突现了本组教材“以诚待人”的专题。从知识技能方面,它是“与文中人物进行对话,感受人物思想品质”这一训练重点的有利承接。

2、可以说,这是一篇有助于学生独立阅读、感悟、理解并从中明白一定道理的好文章。“将心比心,以爱换爱”的呼唤直逼人的心灵深处。本文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在生活中将心比心,宽容他人、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这个道理。 二、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自主学习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辨别多音字“将”的不同读音;正确读出“扎”这个翘舌音字;理解“将心比心”的本义以及在课文中的真正含义; 4.通过品读人物的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感悟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能以爱换爱。把“将心比心”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3、关心自己的长辈、朋友,体谅别人的感受。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课文所写的两件事,体会将心比心的真正含义。     难点:通过品读人物的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感悟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能以爱换爱。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广告视频《妈妈,洗脚》,音乐《爱的奉献》 五、教学时数:一个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课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几张图片。请看大屏幕 (1)如果你细心一点,你会发现,电梯里常常有一面镜子,那么这面镜子有什么作用呢?许多人可能回答不上来。当我偶然间知道了真实的答案时,我心里的感动,像微雨似的纷纷落下。这个答案是:

4、当有残疾人摇着轮椅进来的时候,他(她)不必费力地转过身来,就可以从镜子里看到楼层的显示灯。  (2)一般三四岁的小孩子总是不喜欢呆在商场里.这常常让大人们感到不能理解。为什么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和丰富的食品都不能吸引小孩子呢?    有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轻而易举地解答了这个问题。他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你蹲下来,处在和小孩子同样的高度环视四周的景象,结果看到的都是大人们的腿。 (3)这两种现象蕴涵了什么道理? 这两种现象蕴涵了这样的道理: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4)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也来题为“将心比心”的课文。(板书:8*将心比心) 全班同学齐读课题。(“将”

5、是一个多音字,表示动作的时候,读第一声;表示名词的时候读第四声,可以根据意思判断它的读音,“将”的基本字义: 1.快要2.带领,扶助3.拿,持(拿自己的心去衡量别人的心,形容做事应该替别人设想) 2.你是怎样理解将心比心这个成语的呢?这两个心的意思一样吗? 课文中谁将心比心,又是怎样对待别人呢?让我们带着问题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8页 1.各自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谁来说一说?(指名回答) 3.1)第一件事,主要讲了哪两个人之间的故事?       板书

6、:阿姨     奶奶     ( 阿姨帮奶奶推门是作者听说的事儿)    2)第二件事,又讲了谁和谁之间的故事?       3)板书: 妈妈    护士    (妈妈鼓励护士给自己扎针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事儿) 4.体会作者的心理(温暖与幸福) 这两件事都让作者受到了启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所以作者在每一件事情的结尾,都讲到了什么?我们把它读出来。 第一件事,作者听奶奶讲完以后,她心里——温暖了许久第二件事,她亲眼目睹之后,她心里——充满了温暖与幸福 4. 体会“信任” 1)“只见„„果然成功了”(出示:不要紧,再来一次。)    (1)“不要紧,再来一次

7、”这简短的一句话,是简简单单就能说的出口的吗?为什么让你感到不简单?(已经打了两针了,而且还起了青包,当已经察觉到年轻护士是个新手。) (2)引读:当年轻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却没扎进血管时,母亲鼓励她—— 当母亲的手被扎的鼓起青包时,母亲仍然鼓励她——   当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母亲分明已经察觉到年轻护士是个新手,有可能面临第三次的失败,她同样鼓励着——   如果我就是母亲,我会这么说——“不要紧,再来一次。”如果你是母亲,你会怎么说——(引言:啊,这是宽慰的说,鼓励的,耐心的„„) (“第三次,果然成功了”护士为何能成功?   因为护士在妈妈的鼓

8、励和信任下才得以成功,板:信任 2)想象一下,假如当时妈妈不相信护士,而是对那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