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文学之乐府诗

汉代文学之乐府诗

ID:40258429

大小:1.56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7-29

汉代文学之乐府诗_第1页
汉代文学之乐府诗_第2页
汉代文学之乐府诗_第3页
汉代文学之乐府诗_第4页
汉代文学之乐府诗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代文学之乐府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汉代文学之乐府诗歌主讲苏晓芳成员马晓娟尹东玲徐亚唐微吴晓晓李双艳刘钰两汉文学简介两汉是文学体裁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许多重要的文学样式都在这个阶段孕育产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学景现。西汉文学中成就最高的是散文;汉代散文中成就最高的是史传散文。其次是政论散文。赋是汉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是汉代的一种新兴文体。张衡《归田赋》突破旧的传统,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汉代产生了新的诗歌样式——五言诗,这种诗体西汉时期多见于歌谣和乐府诗,文人五言诗在东汉开始大量出现,班固、张衡、秦嘉、蔡邕等人对五言诗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2、汉代文学发展的四个时期(一)自高祖至景帝,是汉代文学的初创期。多种文体基本上沿袭战国文学的余绪,同时又有新的因素萌生,出现了像《七发》那样为汉赋体制奠定基础的作品。汉初政论受战国说辞和辞赋的影响,大多气势磅礴,感情激切。楚声诗歌广为传播,并且用于宫廷祭祀,成为庙堂之曲。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家是贾谊和枚乘,他们的辞赋和政论都有较高的成就。(二)从武帝至宣帝,是两汉文学的全盛期。代表汉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新体赋在此期间定型、成熟,出现了以司马相如为首的一大批辞赋作家。史传文学也发展到高峰,不朽的传记文学名著《史记》由司马迁撰写完毕。武帝罢黜百家,独尊

3、儒术,思想逐渐定于一尊。因此,政论散文也由越世高谈转为本经之义,形成了以史实,经典、灾异、人事为论证环节的论说模式。经学文风,由此形成。乐府的强化,使大量民歌被采集、记录下来,宫廷文人也竞相创作乐府诗。(三)从元帝至东汉和帝,是西汉文学的中兴期。辞赋创作掀起第二次高潮,相继涌现出杨雄、班固等著名的辞赋作家。班固《汉书》在此期间问世,成为继《史记》之后又一部重要的传记文学作品。由于经学的日益深入人心,文坛模拟风气日趋严重,王充《论衡》以“疾虚妄”的批判精神,和当时陈陈相因的不良倾向形成鲜明的对照。(四)从安帝到灵帝是汉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也

4、是汉代文学的转变期。张衡集中体现了汉代文学的历史转变,从他开始,抒情短赋陆续出现。赵壹、蔡邕、祢衡等人的辞赋更加贴近现实,批判精神很强。五言古诗进入成熟阶段,《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作家在诗文中对人的生命、命运及价值的重新发现、思索和追求,诗文的日趋整饬华美,预示着一个文学自觉时代的即将到来。两汉思想文化与文学特征思想开放,各家学说盛行。黄老学说、儒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疆域扩展,作家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和豪迈的情怀。古往今来、天上人间的万事万物都置于自己的观照之下,加以艺术的再现。“赋家之心

5、,苞括宇宙,总揽人物”(司马相如语,见《西京杂记》卷二)。司马迁则称其撰写《史记》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作品都追求广大的容量、恢弘的气势,欣赏那种能使人产生崇高感的巨丽之美。汉代文学的巨丽之美,体现的是对大一统帝国辉煌业绩的充分肯定,它的表现对象、领域和范围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 汉代文人普遍具有朝气蓬勃的进取精神,怀着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追求人生的不朽。 汉代文学贯穿着一种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保持着激扬高昂的格调。汉代主要的文学样式两汉历史散文。《史记》-纪传体史书的新样式,传记文学。

6、《汉书》进一步完善。汉赋,汉代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式,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对诸种文体兼收并蓄,形成新的体制。五言诗。文人五言诗、乐府民歌。汉乐府民歌1乐府涵义的演变和乐府民歌的采集2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3汉乐府民歌的特色与艺术成就乐府涵义的演变和乐府民歌的采集一、“乐府”涵义的演变1、原为音乐机构的名称,负责收集创作乐曲,训练乐工等;2、指乐府收集、保留下来的谱过曲的、能够配乐演唱的诗词,为作品名称;3、后来指仿照乐府格式、采用乐府旧题而作的诗词,不都用于演唱,也用于吟诵了;4、唐代新乐府运动中指按照乐府诗

7、的某些特点写作的诗,又称“新乐府”或“系乐府”。5、宋元后又用作为词、曲的别称。二、乐府民歌的采集★《汉书·艺文志》载当时收集的西汉乐府民歌有138首,但留存不多,现存大多为东汉乐府搜集的作品。★《乐府诗集》(南宋·郭茂倩)中包含汉乐府诗的有四类:“郊庙歌辞”:为文人制作的朝廷典礼乐章;“相和歌辞”:多为江南楚地的民间歌辞;“鼓吹曲辞”:是北方民族的乐曲,用于军乐;“杂曲歌辞”:指声调已经失传,无所归属的乐曲的歌辞。2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第一类揭露战争和徭役带给人民的灾难和痛苦。◊《战城南》:为汉《铙歌》十八曲之一,属“鼓吹曲辞”。主题:

8、诅咒战争艺术特色:想象丰富,人禽对话独具匠心;句式自由,杂言,整散句间出;善于渲染各种气氛;场面转换利落,跳跃性很大。战 城 南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