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加强论文

三个加强论文

ID:40260075

大小:3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29

三个加强论文_第1页
三个加强论文_第2页
三个加强论文_第3页
三个加强论文_第4页
三个加强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个加强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教学要注重三个“加强”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出现了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局面,总的趋势是令人欣喜的。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根据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特别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我认为,课堂教学改革要有新的突破,必须注重三个“加强”,即:要加强朗读教学,加强语言教学,加强习惯培养。这三个问题是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因此必须引起重视。朗读教学、语言教学、习惯培养这三者之间并不是孤立的。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习惯培养是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它们之间的关系互相依存,密不可分。本

2、文将这三个问题分开论述,目的是为了突出和强调其重要性。一、语文教学要加强朗读教学。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课“以读书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张至公先生也明确指出:“‘识字’,‘读书’,‘做文章’,中国历代教育就干这三件事。”可见语文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指导学生“读书”。古人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途径靠“读”。近年来,我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调查,共听课100节。就笔者掌握的情况来看,目前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朗读的时间

3、不足。100节中,师生朗读所占时间在10分钟以上的仅9节,完全未安排“读书”环节的13节,平均每节课读书时间为3.9分钟。②、朗读的形式单调。最多的是齐读,其次是指名读,再则默读。形式呆板、单调。③、朗读缺乏指导。读前缺乏具体要求,读中缺细致记录,读后缺客观评价。朗读教学确实存在“走过场”、“流于形式”的倾向。语文教学怎样加强朗读教学呢?1、1、要加大朗读的训练量。一堂课,应保证主要时间用于指导学生读书。通过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通过读,提高学生领悟遣词造句的能力;通过读,强化学生的记忆,培养学生语言思维能力。2、要加强教师的范读。

4、范读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教师应成为学生朗读的表率。特级教师于漪十分重视范读,她饱含深情,进入“角色”,“读得荡气回肠”,使学生得到一种艺术享受。教师范读应在读音、姿态、意境、情感各个方面给学生做出示范。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课前要备好“范读课”,坚持范读训练,练就一招范读的真本领。3、要加强朗读技巧的指导。朗读技巧包括朗读的停顿、节奏、速度、变化等的处理。对于不同体裁的文章,朗读时也应采取不同的方法。朗读还要注意对文章细节的处理,要根据不同的情态对声音的高低、强弱及感情作出不同的设计。如表示兴奋、激动的情态,朗读时要高昂、悦耳;表示活泼、

5、愉悦的情态,朗读时要轻松、明快;表示悲哀、沉痛的情态,朗读时要低沉、凝重;表示安适、娴静的情态,朗读时要平稳、自如。4、要注意朗读的方式灵活多样。朗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从朗读速度看,有速读、跳读、扫读、快读、浏览:从朗读节奏看,有急读、缓读:从朗读声音看,有朗读、朗诵、诵读、默读;从朗读角色看,有教师范读、领读,学生领读、跟读,师生合读、分角色读,等等。朗读方式的选择应服从于课文的具体特点和教学实际需要,切忌搞“形式主义”。一、语文教学要加强语言教学。语文课应当是广义的语言课。从表现形式来看,它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从使用范围来看,

6、它包括实用语言、文艺语言和科学语言。语言教学是指在感受课文语言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咀嚼、揣摩、领悟课文语言所蕴含的内在涵义的一种教学活动。目前语文课的语言教学,总的情况是不如人意。语言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课堂主要时间大多用在分析结构、分析主题、归纳写作特点上。教师分析多,学生品味少。因而使语文教学失之于粗疏。学生的积累、语言体验以及欣赏水平均处于贫乏低下状态。语言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呢?人教社庄文中先生说,语言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传授语言基础知识,培养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读听和写说的语言能力,使学生具有能够理解一般文章和口头语言的

7、准确性、连贯性、严密性,能够理解语言的表层含义和隐含意思,能够鉴赏文学语言的形象性和含蓄性,使学生具有写作和说话的准确、通畅、得体的语言能力;养成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良好习惯,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化素养,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品味这段文字,我体会语言教学的任务主要有三点,一是传授语言基础知识;二是培养语言能力;三是形成语言文化素养。据此,我认为,语言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以思维为核心的语言能力的训练上。那么,怎样落实这一着力点呢?1、抓朗读体味进行语言能力训练。刘国正先生回忆他中学时代的语文教师小溪先生时说:“他喜欢吟咏,吟到得意处,声音铿锵,声震

8、屋瓦。我也跟着吟咏,跟着铿锵,许多诗篇的妙,是在跟着吟咏中体会到的。”可见了语言的韵味是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出来的。我曾教《论雷峰塔的倒掉》,讲到结尾一段“活该!”时,先让学生变换语调各自去读,在热闹了一阵之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