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式教学【教学设计】《DNA分子的结构》(人教)

发现式教学【教学设计】《DNA分子的结构》(人教)

ID:40285039

大小:2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30

发现式教学【教学设计】《DNA分子的结构》(人教)_第1页
发现式教学【教学设计】《DNA分子的结构》(人教)_第2页
发现式教学【教学设计】《DNA分子的结构》(人教)_第3页
发现式教学【教学设计】《DNA分子的结构》(人教)_第4页
发现式教学【教学设计】《DNA分子的结构》(人教)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现式教学【教学设计】《DNA分子的结构》(人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DNA分子的结构》合肥七中吴哲教学模式介绍:发现式学习认为,科学家用来解决问题、探究未知的理性策略可以传授给学生。其模式是在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索过程,教师试图模拟科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科学家如何面临疑难境,学会搜集和加工资料,最终达到问题的解决,从而获得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式教学的课程环节:激趣导学——目标导学——导思点拨——设问寻疑——诊断反馈——拓展延伸设计思路说明:通过科学史做引入激发学生积极讨论,引入教学主题:DNA分子的结构。根据教材的实际需求把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分解成层次由浅入深的各个小目标,让学生去感知教材,链接生活,最大限度的使

2、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资源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结构,起“温故而知新”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形成新的概念,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进行重组,完善知识结构。教师按小组巡视并检查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情况,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及时引导,点拨,利用教学中预设的各个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诊断反馈环节是贯穿本模式的一条主线。从形式上看,练既可以是综合、书面的,也可以是整体、口头的;从内容上看,既可以是知识掌握,也可以是思维训练;既可以是巩固强化,也可以迁移延伸;从教学程序上看,主要是

3、安排在新课结束后巩固所学、迁移知识、培养能力,但也可以安排在新课开始前的导入性训练。“大教学观”指出,要让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的课外实验,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通过延伸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升认识水平,为进一步获得生物知识奠定良好的技能与心理基础。教材分析本小节主要讲述了DNA分子的结构,关于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向学生展示DNA分子的结构模型。而且教材在概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后,安排了一个“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实验,以加深学生对这一结构的感性认识和理解。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4、、说出DNA分子基本组成单位的化学组成2、概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和对DNA分子直观结构模型的观察来提高观察能力、分析和理解能力。2、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以问题为导向激发独立思考,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DNA的结构学习,探索生物界丰富多彩的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求知欲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教学难点】1、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2、碱基的相关计算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相

5、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学教师创设主题问题情境:(展示课件第2页)(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复习、归纳旧知识而带出问题情境)DNA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它们分别是?DNA和RNA的化学组成有哪些不同?A、G、C、T、U的名称分别是什么?二、目标导学“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当然需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怎样“教”呢?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指出:欲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愉快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在目标意识驱使下,产生永恒的“内驱力”。显然,“导学”环节就成为“六环节”模式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一堂课中“时间篇幅”最长的一段。【目标分解

6、】(展示课件第3页)1、沃森和克里克是怎样发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2、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有哪些特点?三、导思点拨在目标导学环节后,利用多媒体资源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学习,起到加强印象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形成新的概念,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进行重组,完善知识结构,总结学习方法。符合“认知——思考——再认知”的认知规律。【讲授新知】1、活动一:(展示课件第4页)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是怎样连接成脱氧核苷酸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展示课件第5页)发现的证据:1、DNA分子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这四种脱氧核苷酸分别

7、含有A、T、C、G四种碱基。2、DNA衍射图谱建构模型:螺旋结构,碱基在外部修改模型:磷酸和脱氧核糖在外侧,碱基在内部A与A配对T与T配对修改模型:磷酸和脱氧核糖在外侧,碱基在内部A与T配对G与C配对你能否根据这些资料总结DNA的空间结构:(展示课件第6页)DNA含有几条链?它具有什么立体结构?两条链呈螺旋结构DNA的基本骨架是由哪些物质组成?它们分别位于DNA的什么部位?磷酸和脱氧核糖构成基本骨架,位于外侧DNA中的碱基是如何配对的?它们位于DNA的什么部位?A与T,C与G配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