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鹿柴》(语文鄂教三上)

【教学设计】《鹿柴》(语文鄂教三上)

ID:40307578

大小:17.5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30

【教学设计】《鹿柴》(语文鄂教三上)_第1页
【教学设计】《鹿柴》(语文鄂教三上)_第2页
【教学设计】《鹿柴》(语文鄂教三上)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鹿柴》(语文鄂教三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鹿柴》教学设计本课时编写:合肥市秦燕教材分析: 《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组诗《辋川集》中的一首。这首诗是他晚年所作,当时他已厌倦官场生活,在蓝田(今陕西西安东南)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鹿柴是辋川的一处小地名。这首诗写的是在深邃幽静的山林里,只听见有人在说话,但看不见人,只有阳光透射过密密的丛林,照在青苔上。诗人描绘了山林的幽静,写出了诗人在山林深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感觉。整首诗写得自然流畅,毫不做作,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前两句写“不见”,不见的是人;后两句写“见”,见的是影。在见与不见之中,诗人给我们传递出的是一种以落寞为美的

2、信息。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古诗,用自己的思维理解诗句的意思,并清楚表达。【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看画面、听音乐、查资料、讲诗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培养良好的观察、口语表达、审美能力、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恰当的氛围中学习古诗,品味古诗,体会古诗韵味及语言美,想象诗中的情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的寂寞心情。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教学过程:一、诵读旧诗,激发兴趣:古

3、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我们同学已经学习了许多优美的古诗,谁愿意把自己最喜爱的古诗诵读给大家听?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课题)鹿柴,柴在这里读作zhai,齐读题目。2、通过查阅资料,你对诗人王维有哪些了解?王维简介生各抒己见,师补充介绍:王维九岁就能提笔写文章,二十一岁中了进士,以后在朝廷当官,他的才能与他的刻苦是分不开的,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3、了解了诗人,下面请大家随着老师一起走进《鹿柴》。【设计意图】诵读旧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作者,为诗文的学习做好准备。二、学法指导,合作学习:1、

4、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学文章也好,还是学诗,都要多读,读可以分四步:点读、朗读、思读、品读。每一步我们都要怎样读?谁来说给大家听。多媒体结合学生所说来一一出示。点读:读准每个字的字音,整体感知全诗。朗读: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思读: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品读:感悟诗情,有感情地朗读全诗。2、请同学们点读古诗,注意生字的读音。3、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法,可以查字典、看注释、找资料,小组合作学习,解决诗中不懂的问题。4、汇报:你们组解决了什么问题?读懂什么就说什么。相机板书:空山人语返景深林青苔5、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5、?解决为什么“空山不见人而又但闻人语响”?通常情况下,山中尽管看不见人,但并不是没有人,也不会没有声音,可能会有风声、水声、虫鸣、鸟叫,这些诗中都没有写,只写了人语响,这一阵人语响过后,空山又回到了万籁俱寂的境界之中。总结: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对大自然的热爱,恬淡幽静。板书:恬淡幽静6下面请同学们进行品读,指名读。最后一生配乐读:其他学生闭眼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读得这么美,能不能把它快速背下来,试着背一背。学生配乐试背。【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课件配上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凭借音乐感知画面形象,化抽象为具体,既有效地吸引了

6、学生的注意力,又让他们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轻松地区分出了众多的颜色,体会到了作者语言的精妙。学生在声情并茂朗读的基础上,结合课件,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不但可以保持兴趣,而且可以活跃思维,促进感悟,达到积累内化的目的。三、画一画,吟诵诗词:1、王维诗的一大特点是"诗中有画",请同学们按照你心中所想的,画出你心中的山水鹿柴。投影展示。板书:诗中有画2、你还积累了哪些写景的古诗,诵读给大家听。【设计意图】古诗是一块美玉,希望学生走近它、欣赏它、领会它,课下去学习更多的古诗。四、作业布置:1、正确抄写本课的词语。2、背诵默写诗文。【设计意图】语文学

7、习重在阅读积累,背诵默写可以巩固识字、增加识字量,可以累积好词佳句提高说话、写话能力,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静气。五、板书设计:鹿柴王维诗中有画空山人语返景深林青苔恬淡幽静【设计意图】在课堂上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渠道基本有两个,一是视觉,二是听觉。板书是使学生通过视觉而获得知识信息的。在学生接受信息的两个渠道中,通过视觉获得信息的记忆时间,比从听觉获得信息的时间要长几倍。板书便于学生巩固知识,因而是提高教学效果。教学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