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我国业主自治模式的新进路

重构我国业主自治模式的新进路

ID:40313596

大小:8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30

重构我国业主自治模式的新进路_第1页
重构我国业主自治模式的新进路_第2页
重构我国业主自治模式的新进路_第3页
重构我国业主自治模式的新进路_第4页
重构我国业主自治模式的新进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构我国业主自治模式的新进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重构我国业主自治模式的新进路  在我国实践中,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很难界定,经常表现为有积极能力、无消极能力;有行为能力,无责任能力的悖论。业主委员会法律地位的不明确,给司法实践带来了很大的困惑,有的法院在受理业主委员会作为原告起诉的案件时,往往以业主委员会无诉讼主体资格为由驳回起诉,致使业主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物权法》的第六章对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各个主体的行为模式、法律后果进行了规定,这无疑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然而通观第六章的所有规定不难发现,法律条文仅仅是规定了各个有关主体的行为模式,但对于权利不能实现时具体如何寻求救济却没有涉及。本文试图结合我国业主自治的实际情

2、况,借鉴国外关于业主自治模式方面的理论与经验,对我国的业主自治模式予以重构。  一、我国现行业主自治模式中缺少业主团体这一概念  民法规定,公司有社团性质,公司以团体的名义对外行使权利承担义务。比如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以个人财产入股,通过放弃财产权的方式取得股东这一身份权。公司以团体的名义对外行使权利,并以公司的所有财产向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在物业管理中也存在类似的法律关系。业主通过购买房屋,获得了参加业主大会的权利,也由此获得了类似公司体系股东大会中股东的身份,对外行使权利时以小区的名义出现。鉴于两者的相似性,可以借鉴公司的一般规则构建物业小区管理的内部法律关系。  公司的治理模

3、式充分体现了权利的制约和平衡。股东大会作为最高权利机关,是股东参与公司内部重大决策的组织形式。董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负责公司业务的经营管理,是公司的执行机构。8  鉴于物业小区和公司的相似性,须引入业主团体这一概念。业主团体即指由全体业主组成的社会团体。业主团体的内部构造可以设计为:业主大会是团体的决策机构,业主委员会是执行机构,它们均以业主团体的名义对外行使权利。因此,业主大会不是诉讼主体,业主委员会也不是诉讼主体,在法理上具备民事法律人格的是业主团体。  我国现行物业管理立法上,并没有直接规定业主团体这一概念,而只是设定了作为意思决策机构的业主大会和作为业务执行结构和代

4、表机构的业主委员会。因而,关于业主团体的概念及其性质并没有被广泛深入地讨论。如果否认该业主团体的存在,则现行各地立法所规定的作为全体业主代表机构的业主委员会就缺少一个被代表的主体。高富平、黄武双编著:《物权权属与物业管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20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学者主张将业主大会视为业主团体。作者认为,这一主张是可以接受的,也就是说在观念层面上,将业主大会视为一个团体,而在实际操作中,业主大会又发挥着决策的功能。  然而,实践中这种观念却出现了差错,我国《物业管理条例》规定: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履行下列职责,代表业主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管理企

5、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这种做法与代表机关的理论是不相符合的,因为代表机关对外实施法律行为应以其上位主体的名义。另外,一些地方出台的物业管理条例还将业主委员会应当制定章程,到房地产主管部门登记等作为必要条件。这些举措表明现行法规实际上是将业主委员会视为一个团体而存在的。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两个团体,而其中一个团体又是另一个团体的代表机构,这是不合逻辑的。那么,直接将业主委员会视为业主团体不行吗?8  首先,业主委员会并非由全体业主组成,而仅仅是由部分业主代表组成,不能代表全体业主。其次,业主委员会并没有独立的财产,也就无法承担民事责任。因此,业主委员会只能作为业主大会的代表机构,而不

6、能作为业主团体。对此,有必要引入业主团体这一概念,作为业主委员会对外民事活动的实质法律主体,为全体业主及业主委员会法律责任的最终承担者。  二、国外关于“业主团体”的立法模式  由于各国的社会条件、传统习惯不同,各国的法律对业主团体性质的规定大不相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  (一)业主团体具有法人人格模式  这种模式承认全体业主组成的业主团体为法人。法国、新加坡的立法属于此种模式。《法国住宅分层所有权法》规定:如果有两名以上拥有建筑物不同部分的区分所有者,即应存在区分所有权人管理团体。而且该两名以上区分所有权人团体与法律上系当然构成团体并各自成为该管理团体之成员星野英一著:“管

7、理团体”,载其所著《民法论集》第六卷,有裴阁1986年版,第160页,转引自陈华彬著:《现代建筑物区所有权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229页。.该团体性质上属于享有法人人格的团体。其与公司相同,有法律上的行为能力,能实施法律行为,并能进行诉讼活动高富平、黄武平著:《物权权属与物业管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18页.8.依此可知,法国在立法上认为,全体业主当然构成具有法人人格的业主团体。新加坡现行法律规定:区分所有权人管理团体在登记官的“区分所有权一览书”上登记的同时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