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等唐诗五首赏析题

《野望》等唐诗五首赏析题

ID:40337707

大小:28.6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31

《野望》等唐诗五首赏析题_第1页
《野望》等唐诗五首赏析题_第2页
《野望》等唐诗五首赏析题_第3页
《野望》等唐诗五首赏析题_第4页
《野望》等唐诗五首赏析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野望》等唐诗五首赏析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野望》等唐诗五首赏析题一、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相关习题。《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1.本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王绩。2.本诗寓情于景,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3. 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3分)“望”既写诗人眺望之意,(1分),又暗指诗人内心的期望,(1分)希望觅得知音,得到理解、赏识和重用。(1分)4.“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整个画面萧瑟恬静。5.请从“

2、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3分)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1分)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1分)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1分)6.本诗的颔联和颈联在描写景物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4分)颔联和颈链主要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颔联写远山近树,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苍茫静穆,颈联写牧人和猎马的出现,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动静结合,描写了一幅略显苍凉的田园牧歌式的山村秋晚图。(答对手法2分,分析2分)7.“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8.结

3、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4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又没有真正的知己,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二、阅读《黄鹤楼》,完成相关习题。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唐代诗人崔颢。 B.诗的首联借传说落笔,“空余”二字,令人心生遐思。C.颔联中“空悠悠”的“空”字写的是黄鹤楼。 

4、D.诗的前四句与后四句相互映衬又联成一体,既烘托了诗人登楼远眺的愁绪,使全诗波澜起伏又一气贯通.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气概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在天晴时登楼远眺,由渺不可知的感觉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 C.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3.除“黄鹤楼”外,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还有哪两座?岳阳楼、滕王阁4.诗的一、二两联

5、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寂寞、惆怅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日近黄昏,长江上烟波浩淼,自然勾起诗人浓浓的思乡愁绪。6.“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抒发了怎样的感慨?对人去楼空、物是人非的强烈感慨。7.诗歌的一、二两联和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一、二两联表达的是寂寞、惆怅,尾联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8.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颖题诗在上头”来评价该诗,难道这首诗仅在写景方面有独到之处吗?请说说你的看法。该诗不仅写景,还有抒情。前四句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绘了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

6、9.“此地空余黄鹤楼”和“白云千载空悠悠”中都有一个“空”字,试比较这两个“空”字的意义作用有何不同。(4分)第一个“空”可理解为“空空荡荡”,强调空间上的虚无。仙人驾鹤离去之后,兀立于苍茫宇宙之下的黄鹤楼似乎已无所凭依,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孤独感。第二个“空”可理解为“空自”“徒然”,强调时间上的渺远。千载白云,空自飘荡,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三、阅读《使至塞上》,回答问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诗中以“征蓬”和“归雁”喻   诗

7、人自己 ,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1分)2.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B)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B.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C.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长河”指黄河。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疆的萧关见到了候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3.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说自己像远飞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这样既写景,

8、又叙事,一语两指,贴切自然,流露了诗人轻松愉悦和急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