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新文化运动

第9课新文化运动

ID:40351032

大小:417.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7-31

第9课新文化运动_第1页
第9课新文化运动_第2页
第9课新文化运动_第3页
第9课新文化运动_第4页
第9课新文化运动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9课新文化运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其代表人是(  和  )。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的标志是(  )的成立,其机关报是(  )。百日维新发生在(   年),发布变法法令的皇帝是(   ),发动政变,废除变法的人是(   )。为变法甘愿流血牺牲的革命者是(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百日维新的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背景:中华民国建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欢迎。袁世凯为实现独裁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你

2、说我说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标志:内容:代表人物:口号: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民主和科学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四个提倡四个反对帮你记忆新旧思潮起冲突,《青年杂志》运动搞。民主科学摇大旗,陈李胡鲁做代表。十月革命送曙光,马克思主义响中国。新文化运动载史册,人们思想大解放。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民主科学DemocracyScience(德先生)(赛先生)“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陈独秀《新青

3、年》自然科学和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科学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积极影响提倡反对民主专制动摇封建思想统治愚昧弘扬民主科学思想新道德旧道德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学旧文学有利于文化的普及繁荣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

4、对肯定或绝对否定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后期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新世纪的曙光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带来了“新世纪的曙光”。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宣传:“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8年底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从此,中国的先进分子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时期。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

5、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1创办《新青年》杂志的是A.陈独秀B.李大钊C.鲁迅D.胡适A2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是A.《每周评论》B.《中外纪闻》C.《新青年》D.《民报》C3我们纪念新文化运动,是因为它大力提倡A.自强、求富B.自由、平等C.民主、科学D.民族、民权C4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①李大钊 ②陈独秀 ⑨鲁迅 ④胡适A.①② B.①②③C.①③ D.①②③④D5下列是一位同学默写的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正

6、确的是①提倡民主 ②提倡新道德 ③提倡科学 ④提倡新文学A.①②  B.①②③C.①③  D.①②③④D6新文化运动后期,在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方面成就较为显著的人是A.李大钊 B.胡适C.鲁迅  D.陈独秀A7爷爷让小华给他介绍一下新文化运动的作用,小华可以介绍下列哪些内容①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②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③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④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A.①②③④ B.③④C.①④ D.①②③D8鲁迅回

7、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A.维新变法 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B9“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这句话出自A.陈独秀、《新青年》B.胡适、《尝试集》C.李大钊、《庶民的胜利》D.鲁迅、《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C1、新文化运动从(   )年开始,以(   )为主要阵地,高举(  )和(  )两面大旗。2、新文化运动中的代表人物有(   )(   )(

8、   )(   )。3、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  》和《  》两篇论文,颂扬十月革命。4、李大钊等在北京创办《    》。从此,中国的先进分子用(   )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时期。5、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有哪些?6、新文化运动的性质?7、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是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