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归纳段落大意

小学语文阅读-归纳段落大意

ID:40353804

大小:25.6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31

小学语文阅读-归纳段落大意_第1页
小学语文阅读-归纳段落大意_第2页
小学语文阅读-归纳段落大意_第3页
小学语文阅读-归纳段落大意_第4页
小学语文阅读-归纳段落大意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阅读-归纳段落大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教学内容:归纳段落大意1.串连归纳法。每个段落都是由几个层次或句子组成的,弄清各个层次或各个句子的主要意思,把它们串起来,就是这段的段落大意。2.摘句归纳法。即从段落中摘录能反映全段主要内容的现成句子作为段意。这些句子,一般可以从总分结构的段落、有明确中心句的段落和段内有过渡句的段落中选出。3.提问归纳法。一个段落总有作者要叙述的主要意思和要说明的主要问题。在阅读时,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进行思考,找出作者要叙述的主要意思和要说明的主要问题,然后把它们整理成段落大意。4.取主归纳法。就是把段落里叙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情节

2、,取主要的作为段意。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自然段分得较多、较细的文章。概括段意时,一定要在把握全段或全文中心的基础上进行,做到围绕中心,注意连贯。概括段意后,同学们应回过头来看看:几段的段意是否与全篇相称,概括的角度选得是否一致,概括的重点是否恰当。一.概说把握住各段的中心,才能更好地理解全文的内容。要准确地把握各段中心,则要抓住能表明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即中心句。中心句表述的意思比较概括。段中其它句子是围绕中心句来展开的,用来支撑或扩展它所表述的中心。中心句的位置一般在段首或段尾,也有的在段中。在段首的中心句主要起总括全段

3、,提纲挈领的作用;在段尾的中心句主要起总结归纳,深化内容的作用;在段中的中心句,前面的句子主要起“引子”的作用,后面的句子主要是解释和表述中心句。二.例文(一)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20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回忆我的母亲》(二)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我的心灵。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亲常

4、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着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罗!”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

5、么伟大的人啊。——《我的老师》(三)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

6、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三.技法讲解段落与中心句的联系有多种情况,因而抓中心句概括段意也有多种形式,其中主要有以下三种:(一)在段首找中心句,概括段意。如例文(一),(2)(3)(4)(5)句具体写母亲是个劳动的好手,首句“母亲是个好劳动”总括全段。因此(1)句即是本段的中心句。(二)在段尾找中心句,概括段意。如例文(二),这段文字写出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通过老师为“我”排纠纷这一件事写出了“我”的老师是慈爱、公平而又伟大

7、的人。所以最后一句是本段的中心句。(三)在段中找中心句,概括段意。如例文(三),这段文字先用两个“不必说”,宕开一笔为的是引出下面“单是”的内容。从(3)句开始至第(7)句分别支撑、解释(2)句。百草园的景物,用成人的眼光看来并不新鲜,但在儿童的眼里,一切都新奇,有声有色有趣。可见第(2)句即是本段的中心句。四.练习(一)黄桷树枝繁叶茂,带给炎热季节的山城一片浓萌,一份凉意。即使阴雨霏霏的冬天,满城的绿叶也不会零落,仍是一副傲寒凌霜的姿态。仿佛一个永不疲倦的斗士,从没有卸下盔甲的日子。据说黄桷树也在年年长出芽叶,悄悄换

8、下旧装,但在不经意之间就完成了,从来不争张扬。——《永远的黄桷树》文中哪句话能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二)从宣统元年(1909年)到现在,我再没有回过一次家,只在民国八年(1919年)我常常把父亲和母亲接出来。但是他俩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所以还是回了家。父亲就在回家途中死了。母亲回家继续劳动,一直到最后。——《回忆我的母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