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ID:40363203

大小:33.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8-01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_第1页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_第2页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_第3页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_第4页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_第5页
资源描述: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2.通过体验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难点1.组织、指导学生在探

2、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并能得出正确结论。2.声音的传播要靠介质。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1.教师演示实验器材:真空铃实验装置及橡皮筋、塑料尺、小提琴、口琴、气球、闹钟、多媒体课件等。2.学生探究实验器材:鼓、锣、音叉、共振音叉、纸屑若干、悬挂有乒乓球的铁架台等。导入新课情景导入教师事先录制好自然界以及生活中常见的某些声音。例如:潺潺的流水、清脆的鸟鸣、悠扬的琴声、朗朗的书声、汽车的喇叭声、飞机的轰鸣声等。提出问题:能听出刚才都是什么声音吗?是哪些物体在发出声音?古诗引入多媒体引入古诗《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

3、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学生体会古诗意境并思考问题,古诗中蕴涵了哪些物理知识,你能用所学知识解释“怕得鱼惊不应人”吗?活动引入教师要求学生利用身边物体或自带器材发声,分小组组织学生活动: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让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发声方法有创意?介绍桌上的器材,特别是音叉。参考例子:(1)把一根橡皮筋张紧,拨动橡皮筋,橡皮筋振动发出声音。(2)把一只塑料尺压在桌边,使一端伸出桌外,用手拨动尺的伸出端,尺振动发出声音。(3)用鼓棰打击鼓面,鼓面振动,听到洪亮的击鼓声。(3)拨动小提琴的琴弦,弦振动发出悦耳的琴声。……我们听到的如此优

4、美的乐曲及大千世界里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推进新课一、声音的产生实验探究: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让它们发出声音,并探究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参考器材:小鼓或吉他、薄纸片或树叶、音叉、橡皮筋、梳子、刻度尺、纸屑或泡沫颗粒、水盆等。实验要求:两人一组,机会均等地参与实验的全过程;并要记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从中概括出共同特征。实验后以小组为单位,小结一下:自己小组做了哪几个实验,实验是怎样进行的,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得出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是什么?方案1:让学生用橡皮筋做实验。两人一组,一人将橡皮筋拉长拉紧

5、,另一人用手拨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1)能听到声音吗?此时橡皮筋处于什么状态?(2)当橡皮筋停止振动的时候,还能听到声音吗?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到:橡皮筋在振动时才发出声音。方案2:让学生用刻度尺做一个简单的实验。使刻度尺三分之二伸出桌面,一手将其另三分之一紧压在桌边上,另一手拨动伸出端,观察尺子在发声时的现象,并用语言描述现象。思考问题:(1)能听到声音吗?此时尺子处于什么状态?(2)当尺子停止振动的时候,还能听到声音吗?学生观察到的现象是:橡皮筋、尺子振动时,能发出声音;橡皮筋、尺子不振动时,不能发出声音。设计意图:对于橡皮筋、尺子的振动,学生能直接看见,它们

6、发出的声音学生能直接听见,在此处让学生自己实验,通过观察和体验有利于学生理解振动的概念,建立声音和振动之间的联系。方案3:先将纸屑或泡沫塑料颗粒放在不发声的鼓面上,纸屑或泡沫塑料颗粒静止在鼓面上。然后敲击鼓面,纸屑或泡沫塑料颗粒在鼓面上跳动;鼓面停止发声,纸屑或泡沫塑料颗粒停止跳动。方案4:将悬吊着的泡沫塑料或乒乓球接触不发声的音叉,球并不跳动;将音叉敲响,再使球接触音叉,球跳动,如图所示。设计意图:学生虽然没有直接看到鼓面、音叉的振动,但可以从纸屑或泡沫塑料颗粒和球是否被弹起判断发声的鼓面、音叉是否在振动。通过实验对比,思考问题:橡皮筋、尺子、纸屑、泡沫塑料颗粒

7、在什么情况下跳动,在什么情况下停止跳动?实验的物体发声时现象无声时现象结论橡皮筋振动不振动橡皮筋振动时产生声音尺子振动不振动尺子的振动产生声音音叉振动不振动音叉的振动产生声音鼓面振动不振动鼓面的振动产生声音归纳橡皮筋、尺子、鼓面、音叉等物体发声时具有的共同特征,验证自己当初的猜想,同时组织学生互相讨论、交流生活中有关的现象和体验。归纳总结得到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物体就停止发声。交流探究:物体的发声现象真是太多了,你能解释物体的发声原理吗?(1)用手摸着喉头发出声音,这时手有怎样的感觉?人是怎样发声的?如图所示,当人说话或唱歌时,空气从肺部通过

8、气管,被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