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放射学操作学习中的职业防护

介入放射学操作学习中的职业防护

ID:40376684

大小:47.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1

介入放射学操作学习中的职业防护_第1页
介入放射学操作学习中的职业防护_第2页
介入放射学操作学习中的职业防护_第3页
介入放射学操作学习中的职业防护_第4页
介入放射学操作学习中的职业防护_第5页
资源描述:

《介入放射学操作学习中的职业防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介入放射学操作学习中的职业防护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页共5页仅供参考[整理]介入放射学操作学习中的职业防护介入放射学是一门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用穿刺针、导丝、导管等器材到达病变部位进行诊断或治疗的新兴学科,因其微创性、定位准确、疗效高、见效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正迅猛发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同时也吸引了广大年轻医师从事该领域的实践。青年医师刚开始学习介入放射学时往往兴趣很高,尤其对介入操作,但常忽视自身的职业防护。另外,以前所

2、受的该方面教育较少、意识淡薄,以及初学者常顾此失彼也是重要因素。以下就辐射防护和损伤感染的预防两方面谈谈介入放射学操作学习中的职业防护。1辐射的防护目前介入操作绝大多数是在x线引导下进行,介入操作比其他x线诊断的辐射剂量透视大大增加,因此如何减少辐射关系到介入放射学工作者的职业生涯,应严格按辐射防护的原则要求学生。1.1时间原则辐射计量与曝光的时间呈正比,因此应尽可能减少曝光时间。在学生正式操作前应让他们熟悉各种操作器材的特点和操作方法,并在模具上反复练习;在上台前让其讲述操作的步骤、所用器材、解剖结构及注意事项等,以便顺利

3、完成,减少操作时间。操作时,除必须透视观察外,应及时停止曝光,初学者往往在手上操作停止后仍踩透视键,应及时提醒。不需要在操作间的学生应提醒其离开。第4页共5页仅供参考[整理]1.2距离原则由于x线在空间走行时其线束分散,辐射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也即如果从辐射源的距离增加一倍则剂量减少至原来的1/4。虽然这种关系适合于某一点辐射源,但临床上当病人是重要散射源时,距离原则对减少辐射剂量非常重要,应尽可能离球管(病人照射部位)远些。还有,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操作时,对导管的控制能力较差,常用两手同时捏住的一个部位操控,势必造成身体

4、向球管处倾斜,造成辐射剂量增加,尤其对晶状体和甲状腺不利,应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挺胸抬头、两手撑开的姿势和习惯。1.3屏蔽原则x线在通过物质时,其强度的衰减除了物质本身的衰减系数外,随物质的厚度成指数倍衰减。因此,少量的衰减(屏蔽)物质就可大大减少x线的强度,如0.5mm的铅(常规铅围裙)可减少90%以上的x线的强度。在介入操作室的工作人员都应穿上铅围裙,还应提醒学生戴上铅眼镜、铅围巾和铅帽以保护晶状体和甲状腺等敏感部位。另外,还要尽可能用铅玻璃或挡板等以进一步减少所受的射线剂量。1.4光圈原则光圈的大小决定x射线束的面积,

5、光圈缩小则x线减少,人体所受的剂量亦减少。因此,在不影响诊断和治疗所需视野的前提下,应提醒学生尽可能地缩小光圈。2损伤感染的预防介入操作如同外科手术,免不了同病人血液的接触,而目前国内的介入手术大部分与肿瘤病人的治疗有关,尤其是肝癌病人,常有肝炎病史,应提醒学生注重防护,尤其是避免针头等器械损伤皮肤。2.1避免损伤各种手术器械应有固定的位置,尤其是针头等锐利物,以免在操作过程中不慎刺破皮肤,不再使用的针头等应及时置入专门的容器。注射器推注时应注意有无与导管等紧密连接,以免溅入眼睛。2.2预防接种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H

6、BV)感染最有效的措施,有效率为96%~99%,同时对丁肝也有预防作用。因此,凡乙肝表面抗原阴性的学生都应按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完成一个全过程接种半年后,检测体内是否产生了抗体。如果体内已有乙肝表面抗原抗体,即使暴露于污染了HBV的血液,也不存在感染HBV的危险。第4页共5页仅供参考[整理]2.3发生意外及时处理一旦发生意外,应及时处理。皮肤意外接触到病人的血液、体液等,应立即用肥皂和流水搓洗冲净;如病人的血液、体液溅入眼睛、口腔,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皮肤被污染的锐器刺伤或割伤后,应立即用肥皂和流水冲洗伤口,同时由

7、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伤口的血液,然后用碘酒、乙醇消毒,用无菌敷贴包扎,伤后48h内报告上级并填写报表,72h内作艾滋病病毒(HIV)、HBV等基础水平检查,伤后立即采集病人的血样作病毒血清检查,若确定被感染病人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尽早的时间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注射乙肝病毒高价抗体或乙肝疫苗,口服大量叠氮胸苷(AZT),然后进行周期性跟踪复查。2.4抗肿瘤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目前国内介入操作以动脉化疗和/或栓塞为主。使用抗肿瘤药物时,打开安瓿应垫以纱布,以防划破手套;应使用专门的注射器;溶解粉剂药物时,溶酶应沿瓶壁缓慢注入

8、,以防粉末溢出;抽吸药液时,以不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为宜;从密封瓶中抽取药液后,在瓶内排气,排气后再拔针,以免药液排在空气中。以上防护原则必须持续贯彻在教学中。但介入放射学是门操作性极强的专业,典型的介入操作,要求左手操作导管、右手扭控导丝,与此同时,眼睛注视透视器、脚踩透视踏板,达到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