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光的色散

第五节 光的色散

ID:40384226

大小:1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1

第五节  光的色散 _第1页
第五节  光的色散 _第2页
第五节  光的色散 _第3页
第五节  光的色散 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五节 光的色散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五节《光的色散》教学设计加乐中学莫憬蓊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力图展现光学是有用的。在光的传播规律学习之后,通过感性认识的丰富,表现光学知识是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光即可以分解也可以合成,光学知识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诞生了电视机,光学知识与颜料混合的知识结合展现出七彩世界。教材安排了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获得生动的事实材料,感悟实验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各种形式的学习中成长。【教材重难点】光的色散现象、色光的三原色、物体的颜色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了光的折射,本节课的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学生也比较熟悉,感兴趣且容易接

2、受,色光和颜料的混合学生探究的价值不大。三、【教学目标】①了解色散现象,知道是白光由色光组成的;②知道透明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③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四、【方法手段】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通过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实例情境,逐步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从而顺利实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解决。通过联系前一节光的折射内容并模仿伟大科学家牛顿发现光的色散现象的实验,让亲身经历探究学习和思考,使学生意识到观察、质疑、实验探究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所以在学法上采取

3、:观察法、实验探究、归纳法。以丰富的实验用具及设备作为教学手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和拓宽了知识的广度,而且使教学过程从抽象到形象。五、【教学程序】1、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在大自然界和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颜色的光,还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各种物体。那么这些物理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课前热身:让学生分8小组分别阅读课文各自用笔画出下列问题,并交流讨论。要求5分钟完成。(1)阅读课本P66-67页思考问题:什么是光的色散?彩虹是怎样形成的?(2)阅读课本P68页前四段思考问题:色光的三原色是什么?为什么把他们称为三原色?(3)阅读课本P68页

4、倒数一二段思考问题:透明物体的颜色由谁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又由谁决定?2、新课教学(1)光的色散现象①介绍三棱镜,引出光的折射,将三棱镜放在太阳光下,调节位置,让学生观察现象并描述现象思考:我们看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1、白光不是最单纯的光2、白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列举生活中所见到的色散现象,解释彩虹是怎么形成的。过渡:了解了什么是色散现象后,我们再来关注这样一个问题:能看见其它颜色的物体,说明有色光是进入我们的眼睛,进入我们眼睛的色光是不是只有七种?那么这些颜色又是怎么产生的?2、色光的三原色及色光的混合学生不能对提出的问题提出合理的猜

5、想和验证,引导学生去观察电视机,通过研究电视机的画面发现光的三原色及各种色光的产生原因。学生观察之后能够发现,电视机的画面上只有三种颜色的色光存在,其它颜色的光是光的三原色混合而成的。过渡:电视机能产生各种色光,因为电视机能够发光,那么大家现在观察一下我们周围的物体,如大家的衣服,桌椅,它们有颜色,但它们能自身发光吗?它们为什么能够呈现出不同的颜色?3、物体的颜色指导学生朗读,诊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问: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了当光照到物体上时,物体对光有哪几种作用?(1)实验演示:透明物体的颜色强调透明塑料片的颜色,观察透明物体的颜色与什么有

6、关①将红色塑料片放在光谱前,透过去的是什么光?(红光)②将绿色塑料片放在光谱前,透过去的是什么光?(绿光)③将蓝色塑料片放在光谱前,透过去的是什么光?(蓝光)④无色透明玻璃片放在白光前,透过去的是什么光?(七种颜色)学生思考反馈:塑料片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是什么?(2)实验演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观察白纸上的光谱的颜色,反射的是什么颜色的光?(七种颜色)思考:红花,绿叶在太阳光之所以呈现红色、绿色是因为什么原因?六、【板书设计】(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