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

3.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

ID:40387726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1

3.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_第1页
3.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_第2页
3.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_第3页
3.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_第4页
资源描述:

《3.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3.1《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第1课时)合作市中学 张对军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2)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实验,探索分子、原子的有关性质。(2)通过观察身边的物质和现象,在观察中获取信息,运用多种手段探究微观世界的奥秘。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分子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实现从宏观到微观的转变【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合作法、启发式、自主式、多媒体辅助教学二、学生认知分析学生通过初中物理课

2、的学习,已经知道了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但是由于分子、原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要真正建立分子、原子的概念是比较困难的。三、教学过程环节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通过“生活经验——科学技术”的途径帮助学生认识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问题1】你能解释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吗?(1)通过图片展示王安石的咏梅诗句,诗人为什么能闻到墙角梅花的香味呢?(2)湿的衣服经过晾晒会变干;(3)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教师:那今天就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进入化学的另一个世界!学生观看,思考,并作出猜想:“花香”、水、糖块可能都是由看不见的更小的东西构成的

3、。通过学生熟悉的宏观生活现象,引发学生感悟“宏观的物质可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并带着困惑进入本节课的学习。2分钟教师讲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证明了物质确实是由肉眼看不到的微观粒子构成的。【视频展示】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的真实存在与操纵【展示图片】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图像;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倾听观看视频与图片,并思考图片所表示的意义——宏观物质确实是微观粒子构成的。通过生活经验和实验现象的分析,都只是一种推断。只有通过更科学的手段,才能得出更科学的结论。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科学的重要性。5分钟环节二、探究分子的基本特征教师

4、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资料卡片】水分子自述: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一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问题2】根据对“水分子自述”的分析,你认为分子有哪些基本特征呢?阅读、分析所给材料,并经过讨论得出下列结论:(1)分子的体积很小;(2)分子的质量也很小。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2分钟【分组实验】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问题3】请认真观察,并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问题4】你认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问题5

5、】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你认为分子有哪些基本特征?【动画展示】不同温度下水分子的运动速率【问题6】请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能够说明分子具有什么性质?观察实验,交流讨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加入的品红,在水中慢慢的扩散。品红可能是由更小的看不见的“品红粒子”构成的,这种粒子还在不停的运动。思考,得出结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思考,得出结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实验继续让学生感知“物质是由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6分钟【合作探究1】将20mL酒精与20mL水混合,观察混合后液体体积?【问题7】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分子有

6、什么基本特征?【合作探究2】力量的比拼【问题8】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观察,发现实验结果“20mL酒精与20mL水混合后,体积竟然不是40mL”。思考,总结出: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思考,总结出:气体分子间隔大于液体分子间隔 通过实验,制造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考。10分钟【师生总结并板书】二、分子的基本特征1.分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2.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快;3.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学生整理,记录。 将本节课的核心知识进行整理归纳,使学得的知识得以条理化。3分钟环节三、学以致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提出问题】请你试着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1

7、.为什么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40L的钢瓶中?2.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3.为什么物质可以由固态→液态→气态?4.体温计测量体温时汞柱为什么会上升?思考,交流表达。一是进一步理解分子的基本特征;二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分钟环节四、真题演练并反馈:完成导学案上检测题。(6分钟)环节五、课堂小结(1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我们在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我们认识到看起来非常庞大的物质,其实都是由一些非常小的粒子构成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